但谁也想不到在这纵情声色的地方,却有一位众醉独醒的古怪客人。那是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锦衣少年,正孤零零踞坐在“飞虹轩”最高楼头一间阴暗的“雅座”里。少年衣着簇新,腰佩长剑;面色苍白惟粹,身材瘦削修长;一双满含忧愁的眸子,不时闪射出炯炯逼人的光芒。
从日影上山,少年就一个人泛舟来到“飞虹轩”;选了这最高一副雅座,独自叫了一桌丰盛筵席,开始自斟自饮。待儿们见他年纪轻轻,衣着华丽,都以为必是初入欢场的雏儿;几杯迷汤加酒一灌,少不得捞上一票大的。不料那少年却十分古怪,独要一席盛宴;既不等人,也不要歌伎陪待,竟默默坐在那儿喝着闷酒。两眼怔怔望着湖面,一坐将近两个时辰;酒倒喝了不少,连半句话也没说过。
满席佳肴,他很少动著;天色暗了,也不许悬灯,只在桌上燃了一支蜡烛。荧荧烛光下,更衬得他脸上苍白如纸,漠然不见丝毫表情,美景当前,不赞一词;艳姬在侧,不屑一瞥这少年岂止古怪,简直令人莫测高深,谁也猜不透他是干什么来的?
待儿们三番五次借添酒招讪,都被少年挥手斥退。店里伙计瞧着不忍,要想问问他;但每次触及他那两道冷电般的眼
神,再打量他腰际那柄嵌珠镶玉的长剑,不由得又把快到喉咙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但也不能就让他坐上一夜呀!难得佳节时令,谁不巴望多挣几钱银子?“飞虹轩”的座位,平常人订都订不到;要是被他这么一位不召位、不选歌的“枯”客占用,岂非白白少了一条财路?几个伙计暗地一商议,只好把情形转报老板。
“飞虹轩”老板是杭州有名的地头蛇,混号“花蟒”彭忠。不过,别看他粗眉大眼有些“莽”气,肚里确具见识;否则,也不能占住名湖,开这家“飞虹轩”了。
彭忠听了伙计呈报,浓眉微皱,诧问道:“你们看准了,他真的只有十七、八岁?”
伙计肯定地道:“最多十八、九,绝不超过二十。”
彭忠又问:“他喝了多少酒?有没有一点醉意呢?”
伙计道:“酒倒喝了十多壶了,有没有醉却不知道,因为谁也没敢多看他一眼。”
彭忠略一沉吟,道:“看样子,他有没有钱?”
伙计点头道:“锦衣佩剑,剑鞘上嵌珠镶玉,不像没钱的后生。”
花蟒彭忠阴沉一笑,道:“只要有钱就好办。你们派只船,去‘留香园’把小艳红接了来,管叫他乖乖地点头。”
伙计道:“可今儿是中秋,留香园也少不了客人;万一艳红姑娘分不开身……”
花蟒彭忠挥手道:“分不开身也得分!告诉刘师傅跟船去一趟,多给堂差银子,务必把人接来。留香园谁要是不卖账,尽管给我摆平了再说。”这句话,斩钉断铁!伙计不敢不遵,急急传话去了。
花蟒彭忠蹩眉良久,有些放心不下,自己又端整衣袍,亲自登上三楼。隔帘子一张望,伙计的话绝无半分夸大满楼灯光如昼,就只这一间,孤零零一支残烛,伴着那脸色苍白的锦衣少年。守候在门帘外的待儿歌伎,怕不有六、七个,大家都哭丧着脸,望着“雅座”发呆。
花蟒彭忠浓眉连皱,先咳嗽了一声;这才轻掀珠帘,跨了进去。彭老板不愧生意人,末语先笑,和气万分地轻声招呼道:“这位公子”语声微顿,等了片刻。那锦衣少年,好似充耳末闻,连头都没有扭一下。
花蟒彭忠把声音提高了些,含笑又道:“这位公子”这次有了反应;锦衣少年虽未回头,却扬起了手,向后一挥c那意思,当然是叫花蟒彭忠“不必罗嗦,出去!”
彭忠耐着性子,不但没有退出来,反又走近了一步,拱手道:“小可姓彭,就是本店的店东。敢问公子……”无奈话犹未尽,又被那锦衣少年挥手打断,仍是那么傲慢冷漠。
彭忠咽了一口唾沫,正要三次开口;不料锦衣少年却适时扭身,两道寒光闪烁的眸子猛然逼视过来,冷冷吐现两个字:“出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