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道:“很近,由小号向南,转过两个街口就到了。”
江涛心念微动,忙对随行的老家人道:“你在这儿略候一会,我去去就来。”
老家人江富讶问道:“公子要去哪儿?小的陪你一起去!
江涛道:“不必,假如过了半个时辰我还没回来,你就到鸿兴客栈去找我好了。”不容江富多说,匆匆出了长泰酒楼。
他略辨方向,洒步向南走去。穿越两个街口,果然望见“鸿兴客栈”四字店牌。这家客栈跨占三间门面,金字横匾,门前竖着马桩;黑漆大门读得光洁如新,气派竟十分宏大。
江涛已到门前,忽然迟疑起来,暗道:此时才仅午刻,光天化日,天心教未必敢公然盘查旅客,倒是那古云飞确实可厌;倘若跟他不期而遇,又惹来满身俗气。不如在店外守株待兔,倒要看看他们查寻背有疤痕的十八岁少年是什么企图?扬目不远处有一间茶棚,正围坐着许多闲汉在议论纷坛;当下放慢了脚步,也缓缓踱了过去。走到近处,原来是许多人在争看一张纸贴。
只听一个粗壮口音叫道:“奶奶的,这可是一笔横财!咱们既然不通,何不拿去给陈老夫子看看;他是举人出身,只怕他还懂得。”
另一个笑道:“他懂个屁!若论之乎者也,他自然比咱们强些;说到这一门,恐怕跟咱们彼此彼此,同样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又有人道:“对啦!同庆行徐掌柜做生意跑过下江,随船出过东海,很会几句番语,说不定他倒可以去试试。”
“算了吧!徐掌柜那两句番语,中原人不会听,番鬼子听不懂;他是虎咱们逗乐子的,你们别当了真事。何况这贴上明明写的要精通梵文;梵文是天竺文,一东一西,相距何止万里
江涛挨身挤进人丛,含笑问道:“究竟是什么横财?各位能让在下看看么?”
闲汉们见他一身儒衫,都笑道:“公子是念书人,快来瞧瞧。只要您通晓梵文,便有万两黄金可得;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容易赚的金子了。”
江涛晒道:“梵文有何难解?在下从十三岁起就开始修习梵文,自信尚不生疏。”说着,从一名闲汉子手中接达了纸贴。
众人都惊讶追问道:“公子当真懂得梵文?
江涛刚点点头,人丛中突然一阵纷乱,几名闲汉已争先恐后奔出茶棚。他微感一怔,正想不透这些人何以仓促离去。俗见其中一个又急急奔回,气喘吁吁问:“公子……你贵姓?
住在什么地方?”
江涛道:“在下姓江,就寄宿在对街鸿兴客栈……”那闲汉没等他说完,匆匆谢了一声,脚不沾地,如飞向西而去。
江涛望望众茶客,众人也对他含笑颔首,笑的竟是那么神秘。江涛心中暗诧,目光迅即落在那张纸贴上。这一看,他才恍然明白过来……——
网友扫校
那是一张恭楷抄写的红纸招贴,起首写着“重金礼聘人才”;下文是:“本庄亟需精诸梵文人才一名,年籍不拘。凡自信能胜任梵文译述工作者,均可应征;一经聘用,重酬黄金钱一万两。如有知悉上项人才,来庄推荐者,亦酬银五十两;蓄款以待,绝不食言。五槐庄启。”
江涛看完纸贴,剑眉微锁,不期然涌起阵阵疑云。忖道:“五年之前,师父发现我背上疤痕,神情大变;从那时起,便教我学习梵文。现在天心教正搜寻背上有疤痕的少年,又恰好悬出重赏征求梵文人才……这些,究竟是巧合呢?还是师父早有的安排?
他天赋聪慧,这念头仅在脑中一闪掠过,面上仍然力持镇静,含笑问道:“万两黄金为数匪鲜,各位可知道那五槐庄悬此重赏,究竟为什么?”
茶客中有人答道:“招贴上不是分明写着,重金礼聘去做梵文译述的工作吗?或许庄里有什么精深的佛经释典解不透,而现今世上懂得梵文的人又不多……”
江涛轻“哦”一声,仿佛若有所悟,于是又道:“在下不是本地人,想冒昧请教一声,不知那五槐庄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高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