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龙边想边走,不觉到了圆通寺。
圆通寺座落于城内螺峰山脚下,依崖而建。这螺峰山因“山色深碧,盘旋如螺”而得名。
元朝大德五年创建圆通寺,历时十八载方建成。寺内供奉着如来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的金身,四壁塑有五百罗汉。进奉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甚旺。
邵天龙携着钟吟进了大殿,向一位中年僧人问洵道:“敢烦大师通禀空灵老丈,老朽求见。”
那僧人似乎感到诧异,微微一怔说:“方丈年事已高,潜心修禅,多年不见外客,施主就不必打扰老禅师清修了吧。”
邵天龙道:“老朽远道而来,就为的是寻访老友,望大师方便,只需通禀禅师一声,说是浙江莫干山故友拜谒,见与不见,由老禅师定夺,不知大师以为然否?”
中年僧人正是知客僧,见对方须发皆白,谅不是诳语,便道:“方丈早巳闭门谢客,施主既是远道而来,贫僧就破例为施主通禀,见与不见就看施主的造化了。”
说完就往里院去了。
不一会儿,知客僧返回,恭恭敬敬向邵天龙施礼:“施主请进。”
邵天龙牵着钟吟,跟着知客僧出了大殿,穿过一道月门,来到一进小院。但见院内绿树婆娑,茶花朵朵,十分清幽,确是个修禅的好所在。
知客僧来到正中一间屋前,恭身禀道:“贵客到!”
只听里面一个低沉的声音回道:“请进。”
知客僧推开门,引进客人,便径自返回。
邵天龙牵着钟吟跨过门槛进屋,只见供桌下的蒲团上,坐着一位身披大红袈裟,须肩皆白的老和尚。一见客人进来,老禅师起身迎客:“阿弥陀佛,施主别来无恙!”
邵天龙深施一礼:“老禅师安好!”
钟吟不用招呼,学着邵天龙躬腰施礼。
空灵禅师道:“善哉、善哉,此小儿根骨清奇,宅心仁厚,不知如何称呼施主?”
邵天龙道:“说来话长……”
空灵禅师忙道:“施主请坐,老衲失礼了!”
宾主坐下,自有小沙弥前来奉上一杯香茗,宾主免不了扯谈些别后情形,并为已作古的江湖豪侠生些感慨。
空灵禅师早年出家在天台山,得佛门异人传了一身绝世神功。艺成后不显不扬,不为人知。后因一黑道魁首荼毒生灵,罪行昭著而又无人能治,空灵禅师只好悄悄下山将其诛灭,从此一举成名。后又与剑神邵天龙斗阴魔追魂,更是举世皆知,因而时时有人造访求教。老禅师不胜其扰,遂不告而别,远走南荒,其行踪只有邵天龙一人知道。
双方谈谈说说,逐渐转向邵天龙来意。
邵天龙道:“老朽每十年探访禅师一次,此行本是最后一次,原不该以俗事再干扰老禅师清修,不料此行却遇到了凶兆,事关今后江湖大计,只好说出来请老禅师参详参详了。”
空灵禅师道:“施主不必客气,请说。”
邵天龙便把这几日发生的事详细讲述一番。
空灵神师听后,连道:“善哉、善哉!”
邵天龙道:“观此情形,阴魔追魂不甘寂寞,其徒处心积虑,不择手段抢夺八公老人秘籍,志在修习上乘武功,卷土重来,老朽预计不出十年,必将为祸中原武林,老朽从浙江赴云南途中,听不少江湖人士议论老魔,说其在西北地带根牢基固,在中原地带立不住足的黑道魁首、狂徒凶犯,纷纷投奔麾下以求荫庇,违背当年立下的誓言。”
空灵禅师叹道:“孽障、孽障,老衲当年一念之仁,倒是种下了无穷祸根了,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邵天龙见老禅师自责,忙道:“老禅师慈悲为怀,普济众生,只怪妖孽不思悔改,怙恶不悛,如今之计,必须想出个万全之策方好。”
空灵禅师垂目轻喧佛号:“阿弥陀佛,老衲尘缘已尽,不日涅檗,难以再有作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公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