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站立石室不久,已然见石阶顶端步下“丑魂”梅雨生以及“毒拐煞”吴道成两人,四名少年男女立时恭敬的唤道:“吴爷爷……”“吴爷爷!爹!”“爹……”
“咯!咯!吴爷爷和爹成了个粉人哇!”只见两人全身衣衫俱都沾满了石粉及碎石屑,甚为脏乱,因此“丑魂”梅雨生立时笑道:“嘿!你们先上去吧,吴爷爷和爹尚要清理,一会再上去。”“是!那孩儿先上峰了。”“吴爷爷、爹!孩儿等就先行一步了。”於是三哥身分的少年便步向右侧石壁上的一支铁把手拉压,顿时正面石壁吱吱乍响,缓缓打开一道石门。
霎时一片光亮阳光射入室内,而门外竟是一片蓝天白云艳阳当空的晴朗天空。
石门外的一道狭窄山壁险径,正是原先登峰之狭径,不过此时已在壁间钉有一条钢索可供拉扶,山径下方已是约莫两百丈高之处了。
四名少年男女似已行走山径习以为常了,因此毫不心畏的快步上行。
突听其中一名少女笑说道:“咕!要是等上层的井洞也贯通了,而升笼也装好了,到时上下峰可就方便多了。”另一名少女闻言也接口道:“对嘛!山径风景虽好,但是走起来总是心中毛毛的,尤其是遇到山风罡冽或阴雨之时,那可是更骇人呢!”那三哥闻言顿时回首笑道:“哈!哈!哈!不错啦!你们可知当初三哥与大哥跟随两位爷爷及爹在此山径中嵌钉钢索时,那可是毫无著力之处,又要拉扯沉重的钢索,那时可是惊险万分呢!”“咕!哈!好啦,三哥,都听你说过几十遍了。”
男女四名少年笑谈中,已顺著钢索迅疾的登峰而上,不多时已隐入一片云海之中。
而此时的峰谷上,在进出洞道的右侧山壁间,此时已凿开了一个两人高的山洞,内里乃是一巨大粗木咕噜架在两侧岩壁洞穴内,咕噜上缠绕的半满钢索分左右两卷,两条钢索俱垂入正下方的一个尺阔圆洞内。
山洞内右侧则有一个下行梯阶孔道,下方约有二十级石阶便到达一间石室,与其它石室相差不多,正中便是一个八尺左右的深井洞,左侧半边正停著一个升降水笼,右侧则是钢索下垂深入。
此时上层咕噜突然转动,停在石室的木笼已缓缓平稳下降,未几,只见右侧井洞处已缓缓升上另一个木笼,立有五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少年男女戏逗笑闹的步出木笼奔往上层。
不到片刻续又缓缓升起另一个木笼,并且行出“浪里白条”杨百桐,绿梅紫娟、“四娇”王小桃三人。
“哈!哈!哈!看来再过几天後这层井洞也能贯通了,已然大功即将告成了。”
“绿梅”紫娟耳听“浪里白条”的欢笑之语,立时接口笑道:“杨伯伯!刚才听下方挖掘之回音,顶多一尺左右之厚,如果下午加把劲的话,说不定今日便能贯通,再修整便较容易了,那以后孩子们上下峰时便安全且快速多了,而且以後峰谷也更为隐密安全,不虑外人能轻易登峰了。”四娇王小桃也笑说道:“当初要不是吴伯伯、杨伯伯两位老人家不畏艰辛危险的探出峰心秘洞,而同心齐力的挖掘秘洞,说不定现在以及未来还是要靠峰壁险径上下峰呢!”
“浪里白条”杨百桐耳闻两女之言,更是老怀开慰的笑道:“哈!哈!这可是应了古语,真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今大功将成,快回去将好消息告诉大家,让她们也高兴一番。”如此的大好消息,果然使得在饭堂用膳的十馀位美娇娘及四十多个大小孩子,俱欣喜万分的欢声雷动,庆贺即将完成的浩大工程。
时光迅又流逝了将近一年。
时值秋末久一初之季。
北风劲疾呼啸,带来了凛人肌肤的寒意,尤以山势高从的“天台山”山区更为寒冽逼人此时在“天柱峰”峰脚,竟有十馀个身穿灰色短装的身影站立在山径起端,并立山径之前的三名华发老者,此时俱细望著一片木牌上的字迹,并听右侧一人疑声道:“怎会这样?依板上所书之意,那岂不是再难登峰了?彭堂主,你看我们是否还要登峰一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