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王子(121)

2025-10-09 评论


    玉柱子已经看到孟津那极高的城门楼子望望天色,日光的余晖将尽,天空寒星,在朵朵乌云的飞逝中,偶尔向大地眨眨眼。

    从孟津至黄河岸的这段官道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十几个店小二打份的汉子,只见他们手提一个纸糊的灯笼,不论迎面过来的生张热魏,立刻会迎上前去,帮提行李,那种鞠躬哈腰,不停的问好,就好像迎到财神爷似的。

    玉柱子更不例外,有个年轻小伙子,竟一把抢过玉柱子手上的丝缰,他一手提灯,一手拉缰,嘴巴像个连珠炮一般,说:“客官爷,你知道孟津城最大的客店是哪一家吗?那就是我们的‘第一客栈’后面,还有个洗澡堂子,搓背、捏脚,外带挖耳朵,可舒服呢。”

    他看看马上的玉柱子没有接腔,于是没话找话的又道:“我说客官爷,看得出你骑的这匹马,那可是千里宝马,还有你怀里那只猴子,也只有我们‘第一客栈’才最适合你住。”

    提到了宝马,又论及猴子,玉柱子似是稍有好奇地问:“你倒说说看,为什么?”

    终于接上腔了,能开腔,就是有了希望,拉一个客人十文钱,算是又到手了。

    原来这些手提灯笼拉客人住店的,并非是饭店中派向各码头接客人的,而是与客店约好,拉一个客人,给多少佣金,拉不到,一毛也没有。而这些人对饭店客栈来说,既不管他们吃住,也不发给他们薪水,这对饭店来说,是一件只赚不赔的买卖,而对这些拉客的而言,拉了客,送上门,上柜台取银子走人,当场送来客人,立即“银货两讫”各不赊欠。

    拉着马,把灯笼往自己头上一提,本来想照照那只猴子,却把自己照了个清清楚楚。

    只见他清瘦的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微笑,说:“若论马房,孟津人都知道‘第一客栈’的马房最大,不但有专为马匹上料的伙计,还有为马匹上铁蹄,看马病的人,一到了过年,你一定会看到一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拉着马到郊外去溜,还有嘛……”他看了猴子一眼,又接道:“就我所知,‘第一客栈’最近也买了许多干果之类,另外也有新到的冬柿、蔬菜、栗子、枣,你这只猴子也有口福了。”

    玉柱子一听,满意的笑笑,随口问:“小伙计,你们这地方有没有一个叫‘河上翁’万寿才的老先生?”

    “有啊。”

    玉柱子一听,陡然热血沸腾,心情有紧张,急又问道:“他人现在何处?”

    “他老人家呀,我说一句客人们常说的话,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你不想见他,他却经常在你眼皮下面出现,如果你真的要找他,他老又不知窝到什么地方去啃他的鱼骨头,喝他的老酒了。”

    玉柱子一听,忙又问:“你最近可曾碰到过他老人家?”

    伙计扭头看了玉柱子一眼,笑道:“看样子你是来找万老爷子的了。”

    “不错,而且是一定要找到。”

    伙计笑笑,拍了一下脑袋,说:“要找万老爷子,等我把你送到‘第一客栈’,好歹我替你去打听打听。”

    孟津城的“第一客栈”,还真是名符其实的堪称第一,老远的望过去,却是一个十数丈长,两人高的一堵围墙,正中间开了一个拱门,两扇大木门,就像是两个城门一般,既厚又高大。这个极大的院子,院子两边,搭的瓦棚,木板隔起一问间的小房子,从外面看,显然是马房,因为在木板房外,就有两个人在为马匹换蹄铁,而那两个人,都围了一块厚牛皮,头戴瓜皮帽。

    二人一看到玉柱子的马,虽然光线不够亮,但在伙计手中灯笼的照射下,不约而同的走到玉柱子眼前,一边抚摸着那匹“踏雪无痕”,口中不住的赞道:“好马!一年难得看到一匹这种宝马。”

    玉柱子笑笑,翻身下马,随手塞给伙计一锭银子,说:“拿着,这是给你的跑路银子,快去替我打听那万老爷子的下落。”

    伙计接过银子,心里直叫:“我的妈呀!可真够大方。”口中却说:“这五两银子你说当我的跑路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夕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