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他们已经接着师父两三次了,有一次还接着了昙宗师父。
觉远觉范哥儿俩打小是孤儿,虽说眼下也老大不小的了,可是每看见明嵩师父,总像是孩子见了娘一样,热热乎乎的。这大概是因为明嵩师父的性情温和,从未曾吵过他们的缘故吧。而昙宗师父的性情就不大一样了:昙宗师父平素不大爱说笑,武艺超人,严守寺规,众僧都很敬畏他,觉远和觉范更是有些怯他。
平时,昙宗对他们俩的禅武功课的要求也格外严厉。不过两人也明白严师出高徒的道理,知道师父是为他们好,师父布置下的诸多禅武功课,无论多苦多累,他们都会极力完成。
在他们心里,他们觉着昙宗师父有点像是俗世上的"爹",而明嵩师父对他们温和亲爱,每次下山给人家治病,人家悄悄塞在师父包里什么好吃的,如油饼甜点啦,枣啊梨的,师父总不舍得吃,都给他们哥俩带回寺来。他们盼着明嵩师父回来,又有些像孩子盼娘的感觉。
他们哥儿俩都说,今晚师父该回来了。他们还有一样事急等着要告诉师父呢——白天,柏谷屯的秀秀姑又来寺里寻师父了。秀秀姑说,她娘的胃疼病犯了好几天了,秀秀姑来请明嵩师父去屯里瞧瞧。
秀秀姑每次来寺里,也总会给他们哥俩带些什么好吃的。
不知师父何时能回,觉范便说:"要不,我和师兄跟姑姑下山一趟,去看看奶奶的病?"
秀秀姑摇摇头,苦笑了一下说:"你奶奶的病倒也在其次,主要是很长日子没见我哥了,心下惦记他的缘故。"
秀秀姑下山后,觉范叹气道:"唉!师兄,看出来了,秀秀姑的娘这次一定病得不轻。你不见,秀秀姑她人都瘦了。"
觉远默然不语。
月亮升起来了,圆圆的,大大的,山林河畔到处洒满了清清亮亮的银光。
就在这晚等候师父之时,他们俩意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们同时闻到了一股柴烟的味道。
两人一惊:不会是起山火了吧?
他们忙站起来,就着月光朝四处寻找。后来,看见在上游河湾那边,有一缕细细的烟火一明一灭的,火光中还有一个人影。
谁在河边烧火?
觉范觉得好奇,想过去看看。
觉远说,你一个人去吧,这里得有一个人等着师父。
觉范一溜烟便跑到了过去。待跑到近前时,觉范才看清,原来,火堆边坐着是个穿僧衣的人,跟前拢着一兜火,火上的树架子上提溜着一个破瓦罐。
觉范看出来,那人原来竟是二师兄觉行。见他一会儿拿树枝翻一下瓦罐里的东西,看样子,好像是在煮什么东西。
觉行在他们这茬儿里,按年纪排行老二。他和僧满、僧丰三人,同是少林寺寺主志操的皈依弟子。
二师兄觉行是寺里的厨僧,平日最拿手的一样便是贴饼子了:不管是什么粗粮杂面的,一经他的手,贴出的饼子必是外焦内软、香气扑鼻。而且,贴起饼子来像是在玩杂耍:左手拍、右手翻,双手齐下,拍、贴、翻、出炉,几百张饼子下来,不用帮手,一人全拿。更奇的是,他贴饼子从不用铲子,再热再烫,翻饼出炉,全用两只手,还怡然自得的。
觉范和觉远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贴饼罗汉"。
觉范猜想,莫非贴饼罗汉觉行偷了灶上什么好东西,背着人在河边偷偷煮着吃呢?要不就是抓到了河里的鱼虾,背着人偷吃荤腥呢?
觉范使劲闻了闻,却没闻出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倒是有一股子煮青菜的味道飘了过来。
或许,觉行是在熬草药汤治什么病?少林寺僧多会一点点土单验方,头疼脑热,厄气隔酸什么的,自己都会弄草药汤调理一下。
觉范躲在树丛后面悄悄观看,见觉行把细树枝一折为二,从瓦罐里面捞出什么往嘴里送,大口大口的,吃得很香的样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