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他的烟隐还不算大,难受了几天,总算用自己那超常的意志和毅力给断掉了——说起断烟,虽说染上的时日不常,可断烟时,仍旧还是承受了一场搅肠裂腹般的痛苦。在这场肉体和意志的较量中,他伤痕累累地胜利了,有一种重新脱胎蜕变的感觉!
返过头来,雪如回想起前些日子的沉沦情状,自己也禁不住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胸闷和吐血也渐渐好了一些。这些日子,他除了服些草药养养身子外,常常独自坐在悄寂无人的山坡上,渴望能在静思中悟出一些报国救民的道理来。
这天,随玉纯一同来了个人,来人可是雪如再不曾料想到的。
只见他一副跑江湖的着扮:头上低低地戴了个草帽,压着上半个脸,连腮胡子又挡了下半个脸。一身青布夹袄,腰里扎着一个青布扎巾,脚登一双抓地虎靴。
那人摘去草帽时,雪如立马惊喜地大叫了起来:“王大哥!是你呵?”
——来人正是当年曾经把翰昌绑到山上、后来忠心耿耿一直跟随翰昌闯荡天下的山大王王石磙!
王石磙满脸憨厚地笑笑,说他是孟县长专意派来看望杜先生的。又说:“孟县长在那边一直惦着你。老担心你会因樊将军的缘故受什么连累。果然,路上我就听申先生说了你的事儿。真没想到,你这样的好人,也会受这么大的委屈。”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来,“这是孟县长给你的信。”
雪如接过信,迫不及待地一把撕开,翰昌在信中告诉雪如:眼下,他已经改弦易辙。原因是因为这个官当得太窝囊啦!他不想靠搜刮民脂民膏的钱财去贿赂讨好上司,为仕途开道。加上势单力薄,故而在那个小城当任的几年里,处处被人设卡,不仅什么事也干不成,还被人挤兑得够呛!
他在信中感叹:当初,弟兄们在山城那一番挥洒激扬的日子实在是酣畅快意啊!又说,去年,他被人检举说有赤化言行,在大清党中受到了很大的牵连。后来多亏舅父一位故交从中周旋,方才得以幸免!然而,他对当今的政府已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厌烦。种种缘故,才于一年前自行辞官,跑到南方兵工厂做事了。
眼下,他通过朋友结识了一群很特殊的人,并在信中赞颂这些人才真正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说他们那一群人所探索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他一定要雪如到南方一趟,认识认识他们……
雪如心内明白:翰昌所指的那群“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人物,极有可能就是所谓的“异党”。
几个月前,他通过朋友的介绍,也曾结识了几个从省城来山城的这样几个“异党”朋友。那段日子,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他们的组织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清洗。这几个人听人说杜先生的人品忠厚仗义、德行也靠得住,便托了可靠的中间人,恳请雪如帮他们解救一位遭人陷害、被关进山城警察署的朋友。
据当时的形势,此类事情是十分棘手也是十分敏感的,犹其是政府官员,人人对此避之犹恐不及。然而,雪如却很爽快地应承下了。他通过各方关系,私下打点,大家合谋用了个李代桃僵的方法,最终解救出了他们那位朋友。
那位被解救出来的朋友看模样只有二十六七岁。大冷的天身上只穿了一件半旧的棉袍。他和雪如握手时,雪如发觉他的一双手竟然冰凉得吓人时,当即就把自己身上的一件紫羔毛的马褂脱下来披在了他身上。
那位被解救的朋友紧紧握着雪如的两手,两眼噙着泪,半晌才哽咽着说了句:“杜先生……解衣衣我者!”
后来,两下谈话中,雪如听他们分析和评价当今国民的状况和命运、国家的前途和危机等等一些观点来,当时就觉得很新鲜、也挺耐人寻味。比起过去自己所接触、所信奉的一些救国救民的道理,似乎更有着不可否认的犀利、透彻和精僻。雪如对他们提到的“只有彻底砸碎旧世界,才能建成新世界”的理论,感到颇为新奇和震撼。
因他们有事急着赶到偃师去,两下匆匆就告别了。雪如一直把他们送到山城西十里铺,不仅支助了他们一部分盘缠,还派了大哥的两个徒弟,交待要一直送他们到了目的地再返回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