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上达夜间在姨太太房里睡觉,房外照例有十来个把势⑥轮流守候。房里还有几个丫鬟,也是轮流听候使唤。昨夜房外的把势,房里的丫鬟都眼睁睁的,并不曾偷闲睡着,窗门也都关得严密,不曾打开。今早同睡的姨太太,忽然在床上叫起来,丫鬟才敢揭开帐门,只见曹上达已拦腰斩做了两半段,死在被里,好像是连被窝都不曾揭开的。曹家的人报了县官。县官来验看了,疑是同睡的姨太太谋杀,却找不着-点儿证据,只怕是和房里的丫鬟伙通谋杀的。于今已将那同睡的姨太太和房里所有的丫鬟,连房外的把势,都带到县衙里去了。杀了这样一个大恶物,襄阳一府的人,无一个不称快。
未老先生听了这种传说,也疑心是同睡的姨太太谋杀。不过依情理推测,在半夜里腰斩一个人,怎能没一些儿声息,不使房外的把势听得?并且当姨太太的要谋杀老爷,既能伙通丫鬟,也不愁没有干净避嫌的方法。何至谋杀在自己床上?又何至用这种又难又笨的腰斩呢?未老先生如此推测,县官自然也是如此推测,不能将那姨太太及一干人定罪。为这一条大命案,参了几个官,毕竟不曾办出来。而未老先生的桃林,就幸赖曹上达被杀得凑巧,得以保全下来了。
又过了几个月,还不见那道姑到来。末老先生很有些疑心剖、和尚来得古怪,终日不见他出外,也不见有人和他往来,他一个人住在庙里,自炊白吃,从没人见他在外购买食物,而庙里柴、米,汕、盐、酱、醋,茶,件件都不缺少。每日除弄饮食吃喝之外,就在神前念经,念的不知是甚么经?拜的也不知是甚么神像?庙门一日只有巳、午、未三个时辰打开,这三个时辰以外,总是关着的。他在神殿上念经的时候,连他自己住的耳房,都关闭起来,好像房里有极贵重的东西,怕有人来强抢了去似的。神殿上打扫得没一些尘垢,所有的陈设及应用器具,也没一件不磨洗得洁净无尘。惟有他自己的头脸,及身上衣服腌脏得不堪,一立近身,就有一股令人不耐的气味。
未老先生很觉得这些地方古怪,心想:小和尚说和尚认道姑做师傅的道理,将来我自然会知道。于今他已来这里好几个月了,我实在还不知道是甚么道理。今日无事,我倒要去药王庙问问他,看他师傅怎的还不来。未老先生想罢,便独自走到药王庙里。不知未老先生问出了小和尚甚么来历?且待第三十八回再说。
①-(qī)-惶惶,即“-惶”,又作“栖遑”,思绪烦躁不安、生活窘迫的样子。
②啸聚,号召众人集合,有所举事。
③毵(sān)毵,毛发细长貌。
④俟(sì),等。
⑤篾片,旧指豪门富家帮闲的清客。
⑥把势,亦称“把式匠”,指地主等雇佣来护院的庄客、打手。
修竹轩扫描OCR,旧雨楼独家连载
话说未老先生独自走到药王庙,想问明小和尚的来历。走到庙门口,只见庙门紧闭,从里面闩了。未老先生心想:此时才到申刻,天色这们早,如何就把庙门关了呢?庙里有甚么金珠宝贝,怕人劫夺,用得着是这们防强盗似的,青天白日把庙门关闭。我敲开门进去,也要问他一个白昼关门的道理。遂举起手中拐杖,向庙门上敲去。连敲了几下,不见里面的小和尚答应。暗想:难道睡着了吗?又重重的敲了一会,里面仍是寂然无声。这庙有一张后门,离耳房很近。未老先生见敲着没人答应,遂转到后门口,伸手推门,但是从里面闩得很紧,推去丝毫不动。只得又举起拐杖乱打,边打边喊小师傅开门。
任凭未老先生高高喊,重重敲,里面哪有一些动静呢。不由得惊异道:“便是真个青天白日的关了门睡觉,也没有睡得这们叫唤不醒的人。可恶这庙宇没一个朝外面的窗户,不能窥探里面的情形。莫不是小和尚独自躲在里面,有甚么不可告人的行为么?我已好些日子不到这庙里来了,也不知这庙门关了多久。今日曾打开过没有,我也没有见。这小和尚的身体很瘦弱,又是一个癞痢头,脸上没一些儿血色,好像有病的样子。或者是病倒在里面,无人照顾他,又病又饥饿,以致不能起床。就听得我在外面敲门叫唤,因没气力高声答应,也未可知。我是这庙的施主,今日没来这里便罢,既到这里来了,不能因叫不开门,就不作理会。他若是到外面去了,不在庙中,庙门应该在外面上锁,断不能前后门都从里面锁着。好在这后门的木料,并不十分坚牢。因为那老道姑说了,只要能庇风雨,可以支持三十年,所以建造的材料都没在坚牢上着想。且回去叫个工人,带个铁凿来,将门斗撬开进去看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平江不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