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恐拖延在营,嘉胤又有诡计,草草包裹伤处,便出帐唤集人马。时辰不大,数千将士已乘马立于帐外,整装待发。
周四知要远涉,心中暗暗发愁,及自成入帐来唤,只得随其出帐,立在队前。李自成见众人都有疑色,说道:总头领有合营南迁之意,欲派我营兄弟先往查探。此事甚密,总头领不欲被各营知晓。兄弟们出营时都要牵马而行,切莫弄出声响。众人心头更疑,却不敢多问,都跳下战马,执缰而立。
高迎祥听自成虚言欺众,微生不快,负手站了半天,方冲众人道:兄弟们此番南行,俱要听闯将号令。这便起程吧。众人得令,各自牵马出营。周、李二人与闯王拱手道别,跟在大队后面,出营向南行来。数千人小心翼翼,走出四五里远,自成方命大伙上马,扬鞭疾驰。周四见自成神色凝重,也生惶恐。众人深夜疾行,直奔出数十里,李自成这才落下悬心,与周四说笑起来。周四眼望前方黑黢黢一片,心中忽感茫然,忍不住暗暗叨念:这一去吉凶莫测,不知又要将我引向何方?
是年四月,崇祯召辅臣、九卿、科、道及各省监司于文华殿,询问山西按察使杜乔林流寇之事。乔林对曰:寇前在平阳、河曲,近遍布四处,多达十数万,倏忽来去,不易剿。崇祯疑曰:前言寇平,今何又至此?乔林答曰:去年大旱,入秋早霜,冬无雪,今春不雨,麦苗尽枯,晋地百姓无业,草根树皮俱尽。虽慈母不能保其子,人至相食。寇平而复起,愚民影附,臣虽欲大创之,奈何兵寡饷乏,故言难剿。崇祯心生恻隐,曰:寇亦朕赤子,因饥啸聚,宜招抚之。陕西参政刘嘉遇答曰:秦晋流贼,连为朋党,多顽固难驯。今以不练之兵,剿之不克,又议抚之,实非善策。崇祯问何故,嘉遇曰:其剿也,所斩获皆饥民,而真贼饱掠去矣。其抚也,非不称降,聚众无食,仍出掠四处,名降而实不降,故剿抚俱难。崇祯凝思久之,叹息无计,诸臣俱有愁容。
李自成率众南趋,倏忽数日,眼见并无大股官军追截,愈发从容。周四随在队中,每日调息疗伤,亦有收效。十余日间,已能纵马疾驰,牵伤不痛。自成见其每过一日,精力便回复少许,渐渐面有神采,饮食俱增,心下暗服其能。周四沿途无事,众喽罗便邀他一同出掠。周四初时不肯,奈不住众人生拉硬拽。他原本随和,也便率了一队喽罗,奔临近村落草草劫掠一回。众喽罗碍其在侧,不敢太过作恶,上百人游弋一遭,也未抢到多少牲畜米粮。自成笑其拘谨,部众更从旁唆使怂恿。周四恐为人轻视,只得又带人四出扰民。一日遇上大户,众人饱掠而归,自成与众头目都露喜色,出言称赞。周四劫掠有日,狂性渐生,虽不再觉有何愧悔,暗地却常扪心自问:难道我今生今世,便真的做了一个无耻滥行的强盗?
这一日众人断粮忍饥,自成遂带周四及数十名喽罗出外觅食。一伙人漫无目的,正行到一片荒岭,忽见岭后慌慌张张奔来两人。这两人都着男装,其中一人似行动不便,跑不多远,便一跤跌在地上。身旁那人十分焦急,搀起地上这人,又跌跌撞撞向前跑来。
众人远望二人衣衫破旧,只是普通百姓,都不甚在意。谁料二人瞥见前面有人,忽止住脚步,各从衣衫内抽出长剑。二人面目虽不可辨,但横剑而立,显是对迎面数人大有敌意。
李自成微微一怔,冲两旁道:过去看看,这二人到底是什么角色?几个喽罗答应一声,打马向那二人奔去。刚至近前,却见其中一人纵身飞起,长剑瞬间连刺数下,将冲在前面的两个喽罗斩落马下。
李自成大怒,高声喝道:大伙上前,将这二人杀了!周四见那人适才几式,剑法颇有雄奇险绝之意,恍惚在哪里见过,料想二人必是江湖人物,连忙踹蹬,随众人上前。
那执剑行凶之人见数十人疾卷而至,甚是恐慌,横剑护在另一人身前。有两名喽罗马快心急,挥刀向这人劈去。这人凝立不动,长剑倏出,后发先至,噗地刺入一喽罗腹中,跟着抽剑上撩,又将另一个喽罗右臂削断。周四恐他再伤余众,催马上前,向那人头顶抓来。他伤未痊愈,不敢用上真力,这一抓全无声势。那人只当他亦是寻常土贼,剑尖抬起,疾刺其腕。周四手到中途,曲肘回折,腕子轻轻一转,两根指头已搭在这人前臂曲池穴上。那人一惊,奋力抽臂。周四另一只手遽然伸出,又向他面上抓落。那人侧身疾闪,心神已分,周四指按其穴,轻轻一点,那人一柄长剑脱手坠地。这几下一气呵成,并无半点痕迹。众人不知其中奥妙,还道那人惊慌失措,自己失手丢了长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