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管边两人也开始有了鞭长莫及的感觉,于是又招了五位他们信得过的江湖人士一同加入。为了强化领导中心的力量,他们开始安排职位,订定权责范围。我与表舅、樊伯伯都是掌门人的亲戚,所以都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一个‘长老’的虚衔,不过不用管事,地位却是崇高的‘上三堂堂主’,管边两人一文一武,便出任左右使,另外将紫阳山的势力范围分化成五个区域,分属木火土金水五堂,由其他五人担任堂主长老。想一想,时间过得真快,这也不过是前年的事情。”
左元敏道:“所以这么说来,紫阳山会有今天这个规模,这番景象,完全不是张掌门原本的意思,是吧?”
张瑶光站起来走动几步,说道:“没错。我哥当初的想法很单纯,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让他根本单纯不起来。”
左元敏道:“可是他身为掌门真人,是紫阳山上地位最崇高的第一号人物,他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为何不能列入规范,让山上山下,一体凛遵呢?”张瑶光道:“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重点了。”
张瑶光坐回原来的地方,续道:“紫阳山门目前所有的门徒教众,包括他们的家眷亲属,只要是住在这山上的,就是不到一万,也有九千。这些人日子长的,已经在这里生活十余年了,日子也许不好过,但最少也都吃得饱,睡得暖。但是只要我哥说一句:”不干了!‘他们明天可能就没饭吃了。
“唉,紫阳山门最初收容贫苦百姓,只要有人肯耕作的,就拨田地给他们耕种;肯出苦力的,就帮忙搬运货物做脚夫;脑筋要是好一点,可以帮忙做做买卖。所有的收益,由山门里所有有贡献的人一起分享。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原本的一片照顾贫苦百姓的好心,却演变成与其他人民百姓争利。附近方圆百里的平民百姓,纷纷投靠紫阳山,地主的田地无人耕作,也就没有收入,最后也不得不将土地卖给紫阳山,或者干脆也投靠紫阳山。紫阳山门势力日益壮大,像是一块磁石一样,将所有周边的东西全部吸引过来。
“从此以后,只要是紫阳山门涉足的买卖,市场上再无其他人可以抗衡,更不用说紫阳山还承揽了许多官府公卖。于是此消彼长,如今在淮北河南一带,洛阳与开封之间,不论黑白两道,只要听到紫阳山门,谁人不让三分?紫阳山门的恶名,也跟着传了开来。”
左元敏道:“不对,势力庞大并不代表一定腐败,我听说少林寺一向是中原武林之首,五百多年来,不论是俗家弟子还是佛家弟子,出过多少英雄好汉,门下弟子何止万千?可是少林弟子在外的风评,只怕万万不是紫阳山门所可以比拟的。”
张瑶光叹了一口气,说道:“少林弟子是因为向往少林武功,与先人典范,可以说是受到精神感召。但是会来投奔紫阳山的,多是因为利益,为了糊一口饭,为了求生存发展。人员一多,难免份子复杂,良莠不齐。我哥不是不想管,但是共生结构已经组成,除非全部打散再重来一遍,否则势难改革。
“可是如果真的要为了少数的不良分子,将之全部打散,那么依托在紫阳山门下的其他大多数善良无辜的弱势族群,可就要陷入衣食无依,惶惶终日的绝望深渊了。”
左元敏道:“那管边两人呢?他们两个不是统筹负责紫阳山门上上下下事务吗?”
张瑶光道:“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他们两个可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与悲天悯人的胸怀。也许他们当初入门的时候,有那么一点因为先前的挫折,想要遁世修道的意味。可是当机会来的时候,他们重出江湖的心,立刻就被挑起。再说,若仅是以一个江湖帮会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紫阳山门的所作所为,那也差不了多少吧?”
左元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不想表示意见。
张瑶光续道:“为了这么多善良无辜百姓的生计,我哥哥也只好继续撑起这紫阳山的招牌,不过他的消极抵制也不能说没有用,最低限度来说,门里设置了戒律堂,由七位执法者对触犯门规者,予以量刑处份。门规白纸黑字,严禁偷盗拐骗,欺压百姓,那是无从狡赖闪躲的,而这也是管边左右二使,与其他五位长老最基本的默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