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琴和柴嬷嬷将龙步云平放在一张青凳上,小姐过来,用手试过鼻息,再按过脉搏,沉重的说道:“这人外受风寒、心存郁闷,又是一阵急烈的奔驰,一时血不归经,命在垂危!”
书琴吓得叫道:“小姐!那可怎么好?”
小姐站起来,说道:“书琴!你不要慌!正因为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救他,他必死无疑。现在你们听我的。柴嬷嬷!你去烧一口热汤,要快!”
她对书琴说道:“书琴!你到我房里,找出我以前用过的药囊来,要快!”
很快的书琴提来一个形式非常古雅的皮囊,小姐接到手以后,抚摩再三,感慨万千。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她的一双手在打开皮囊的时候,在微微地颤抖。
她从皮囊里取出一个银色的扁盒子,掀开盒子,取出里面的黄色绢绸缝制的平平整整包裹。再解开包裹,里面插在包裹上一排二十几根大小不一的银针。
小姐坐在青凳之旁的一张椅子上,将针包子放在自己的膝盖,坐直了身体,调整呼吸。她双手互捏,那是一双细白柔润、纤纤如春笋般的玉手,看了令人心动。可以看得出,她互搓互捏着双手,正是缓和内心紧张而又激动的情绪。她喃喃地自语:“三年多了,三年的岁月,我从没有碰过这些针,可是……”
书琴在一旁不忍说道:“小姐!如果你不想动手,就再等一会儿吧!或者就这样算了……”
小姐微微笑道:“我只是一时有所感触罢了,怎么能见死不救?书琴!你把我的椅子移得靠近一些。”
当她靠近龙步云的身体,伸手摸到龙步云的脸,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龙步云的人中,右手很快从针包里,取出一根较短的银针,起手一针,又准又快,扎在龙步云的人中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转动了几下。
这第一针扎下去以后,小姐似乎心情镇静了许多,随即分别在印堂、下唇、耳朵后根,一根一根扎下去,龙步云似乎没有丝毫反应。
小姐扎完第五针,也就是左耳根后,扎下去深达两寸,她的额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书琴轻轻地叫道:“小姐!你累了!”
小姐缓缓站起来,缓缓地说道:“书琴!你留在此地。”
书琴脱口叫了一声:“我?留在这里?”
小姐已经慢慢朝着屋外走去,一面说道:“大约过了一盏热茶的光景,书琴!照我以前教过你的方法,将那五根针取出来,到时候他会醒过来。这时候你叫柴嬷嬷喂上一碗热汤,并且告诉他经过,要他在这里静静地养上两天,就会渐渐复元。”
书琴忍不住问道:“小姐!如果他醒不过来呢?”
小姐已经走远了,是没有听到?还是根本没有回答。
柴嬷嬷果然端来一碗浓浓的米汤。
在乡间,煮饭逼出来的米汤,是米汁精华,比人参还要养人。
柴嬷嬷轻轻地问道:“小姐呢?回房去了吗?”
书琴也轻轻地说道:“小姐把剩下来的事,全都交给我了。不过……柴嬷嬷!如果银针拔了以后,这人不醒过来,那可怎么办?”
柴嬷嬷说道:“小书琴哪!你不要乱扯,应该对小姐的针炙信得过。再说……”
这位老嬷嬷走到青凳边,对龙步云仔细端详一阵,认真地说道:“这年轻人虽然面有病容。但是,绝没有夭寿的相,而且长得一表人才……”
书琴说道:“柴嬷嬷!你还懂得看相啊?”
柴嬷嬷笑道:“什么看相?年纪大的人,看的人多了,多少分得出贵贱寿夭。”
书琴问道:“你看看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柴嬷嬷倒是认真地又看了看,说道:“长长的浓眉,挺直的鼻子,厚实的嘴,坏人长不出这副相。”
书琴脱口吟了一声阿弥陀佛,说道:“要是救了个坏人,那就糟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玉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