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刚道:“下一站该到哪里?”张勇道:“我们在罗家甸打尖。到日没时,正赶到新安县境杨家堡落店。明天到涟水驿,后天赶到大纵湖新潮湾。我也正想跟镖头商量,要按规矩说,我们应走湖西,淮安府、宝应县、高邮县,那么走十四天,足可到达江宁。但是前些日子,淮安府老闸和天飞岭地方,接连有两家镖店出事。我们如果找安稳,不冒险,就多走两站;从大纵湖东,奔范公堤、兴化州、奶子荡、仙女庙、江都县,到瓜州过江,走丹徒,奔镇江,走老龙潭,直到江宁。这么可是走十六天才能到。沿路可别赶上天气,要遇上不好的天气,非走上十八天限期不可。老镖头看是怎么样?”
胡孟刚想了想,便向张勇说:“咱们就破着工夫,多走两天吧。”又问程岳道:“贤侄,你说怎样?”程岳道:“还是走稳道好。耽误两天,不算什么。”
几人商量已定,趟子手张勇一领缰绳,仍窜到前面,紧赶行程。到了过午时光,行抵罗家甸,大家在此打尖,骡驮子也都上足料。歇息了一个时辰,趟子手张勇、金彪便催着起镖,依那押镖的舒大人,还要多歇一会;因为他养尊处优惯了,坐在车上很不舒服。无奈骡驮子装载太重,走得本来不快。况且旱路行程,站头全有一定。有站才有店。若走得慢了,或是想赶路,走得太快,那时就把官站错过去。单身行客还可以在荒村小店,借宿一宵;如今是大宗镖银,谁敢冒险?这位盐商虽想舒服,也就由不得他了。趟子手催促着,又把利害说明;舒大人无法,只好上车。就这样紧赶,直到戌末亥初时分,才赶到了新安县辖境杨家堡。这一站行程长些,胡孟刚虽然着急,也是无法。他遂令趟子手张勇,拣了一家大店,押镖投宿。次日黎明,由杨家堡起身,到涟水驿。到得第四天,就该到大纵湖新潮湾了。
这日方才起镖,走出不及十里之遥,迎面尘土起处,过来两匹快马;马上的人全是短衣襟,小打扮,从镖驮子两旁直抄过去。官站大道,遇见骑快马的,本不足为奇;只是这两匹马,偏偏也是枣红毛色,跟和风驿路上遇见的那两匹马,分毫不差。胡孟刚等人虽然担心,但到这个时候,只得加紧赶路。不想续行十几里,迎头又是两匹快马如飞奔来。这么一来,胡孟刚、程岳和四位镖师全都注了意。马上是两个少年壮汉,短衣襟,小打扮,偏偏骑的也是枣红马,也傍着镖队,一掠而过。胡孟刚立刻向前面护镖的伙计和镖师们,暗打招呼;恐怕绿林道就要在这条线上拾买卖。这四匹牲口,按绿林道规矩是放哨的,先出四五里地去,一定再圈回来。那时必然有强人动手劫镖。胡孟刚此时更不多言,只候着四匹马圈回,这拨镖就登时不走了,各自亮兵刃,再往前闯。照例不出五里,必定有事。哪知这次竟出人意料之外,四匹马一去未回,直走出六七里地,路上平平安安,仍无事故。胡孟刚不禁诧异起来:“这可是怪道,今日莫非真输了眼不成?”当这时,不但胡孟刚这样想,就连趟子手等也都觉得蹊跷,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心里纳闷,却都不言语。赶到了大纵湖新潮湾,歇马落店,大家方才把心放下。
饭后,伙计们倒替着歇息,唯有胡孟刚,满心怀疑不定,连饭都没吃好;倒在床上反复盘算。他暗想:自己在镖行干了一二十年,少时也曾身入绿林,决不致连这几人的来路还断不透。他虽也有些乏累,却哪里睡得着,心中总委决不下。到二更以后,胡孟刚起来,看了看分班护镖的人,全都聚精会神的守着,一个也不短。他又亲到院中转了一周,灯影昏沉,各房间客人全睡了;信步踱到店门,店门关得很严。
胡孟刚方要转身回房,夜阑人静,犬吠声中,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一片马蹄声音。胡孟刚暗想:“这个时候,还紧自赶路,这一定是官家投递紧急公文的驿差了。”侧耳细听,又觉不像。“若是驿递,不过一两个人。这一片马蹄声凌乱得很,至少也有五六匹马。”胡孟刚转身往四面看了看,店院静悄无人,值更的店伙未在屋外。胡孟刚前行几步,把店门过道的脊顶相了相,不过一丈多高,倒还上得去。他倒退两步,眼光一绕,立即垫步拧腰,耸身蹿上脊顶;向前上了一步,伏腰掩住身形,恰好看得见店外的街道。
这时月暗星黑,夜影沉沉,店门口那盏门灯发出淡黄色的晕光,约略辨别出街上的情景。只见街上空荡荡,漫无人迹,马蹄声越行越近;倏从街东当先冲来两匹马,马上两个短衣装的人,黑影中不辨面目。两马一前一后,首尾相衔,奔驰如飞,竟从店前飞越过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