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股烟乔茂一手攀树,一手招架,急往树下溜;那个软套已然直套下来。被乔茂一把摘开,拚命的下蹿;上面突然踹下一只脚,正踢着乔茂的头。这一脚很重,又是踹,又是砸;乔茂哼的一声,双手一松,“扑登”掉下树来。侥幸还好,没被那腰带临时做成的杀猪套,套上头颈。
乔茂身才坠地,地上巡风之人将灯笼一抛,已饿狼扑食赶到。刀挺齐举,大喝:“好东西,真个胆量不小!”树巅埋伏的人也纵下树来。这人背插一把利剑,手捏着一条腰带,正是要吊乔茂用的。
九股烟乔茂一挺身跳起来,连窜带迸,抢向来路。到得破墙头,一跃上去;急侧身,抖手发出两石子,照那追赶的人打去。不管打着打不着,乔茂一伏腰便往下蹿;猛然脚下一软,栽倒在地。真个是贼起飞智,乔茂拿出他那神偷的本领,一个懒驴打滚,直翻出数步,将身一伏,蜷卧在丛草中。也不管荆棘刺肉生疼,他只动也不动的爬伏着;两眼注视墙头,猜想庙中人必然跟踵追出。却不道庙中人也是行家,黑暗中并不追踵赶来;却绕过庙后的北墙上,飞身蹿出,四面一望,复又缩身回去。
乔茂心想不好,急急的爬起来,鹤行鹿伏,绕向庙东,逃藏过去。果然他刚刚觅好隐暗地方,将身蔽住,已有数道灯光,从庙前照出。灯影中窜出十几个人,围着庙横搜乱照。直乱过一阵,忽又全数收回去。
乔茂捏了一把冷汗,心中好生为难;贼人的底细并未探明,却落得打草惊蛇,但又不能舍此而去。不得已,狠了狠心,将脚下薄底鞋登了登,运足气力,隔过顿饭时,二次探庙。
这一次不比前番,更得加倍小心。他绕到靠东边偏殿的后房坡,施展轻身功夫,飞身一跃,已到房头,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将身隐住,往左一晃步,从偏殿溜下;忽爬忽窜,且行且探,曲折溜来,已到东南面。通过一道月亮门,往北有好大一片地方;院落宽展,一排北房似是禅房,但又前出廊,后出厦,那残破的廊子也已多半没有栏杆了。试望庭心,那情形已非比刚才所见的地方,这里是数只灯笼插在院中,角门甬路都有人把守。北面房前另有四个少年壮汉,立在廊下,全都衣装整齐利落,各抱兵刃;灯光暗淡,看不清面貌。
乔茂心知已到重地,隐住身形,提心吊胆的偷窥。窥见北房、西房、东房,破窗格七穿八漏,都透出烁烁的灯光,灯影摇曳,有人影过来过去的,遮住灯亮,夹杂着闷沉沉的语声;乔茂连一个字也听不出来,猜想屋中人很忙碌。
忽然间,听见一声马嘶,乔茂循声看去:只见西面房前停着十几辆马车,牲口没有套上,马嘶的声音似在禅房之内。那已失的五十个镖驮子和那伙骡夫,前后都没有寻见。乔茂疑惑道:“这里势派森严,一定是劫镖之贼;难道他们已把镖银运走,竟不在庙中么?”
乔茂按照夜行人的规矩,先不敢窥探正房,爬在南面回廊上,蛇行而前,绕向西房。隐身在后山坡,施倒卷帘的功夫,偷向破窗内一望。怪不得屋内闻得马嘶,这一座破敝的禅房,原来已做了贼人的马号!内中有三四十匹马,拴在窗棂上屋柱间,满地撒着草料,任听牲口啃嚼;只门口有几个人闲闲的守着,镖驮子依然未见。
乔茂只瞥了一眼,便已看清屋中的情形;腰上一使劲,仍翻上后坡。这房太老了,稍一着力,灰片脱落,沙沙的往檐下掉去。乔茂吃了一惊,急急逃走,料想屋中人必已惊动。谁知看马的几个人连头也不回,还在喁喁对谈,似乎群马嚼草顿蹄的声音,把房上的动静压住了。
乔茂伏在后檐,略等了等,这才挪身要绕向正房;忽见侧面一座偏庑,从后面圆窗透出微光。乔茂溜下来,蹑足走到后窗;手攀窗台,足蹬砖缝,略向内一张望:只见空旷旷三间房,似是偏殿,又无神像;似是禅房,又无禅榻。门口上只插着一只破灯笼,昏昏的略辨出人影来。屋心砖地上横躺竖卧,倒着四五十个人;身下并没有铺着卧具,甚至连干草也都没有。这四五十个人竟全睡在尘土满积的地上,连动也不动。在门口和屋心,另有几个人手持利刃;有的站着,来来往往的走,有的坐在马褥子上。看了一会儿,见这卧着的人依然一声不响,一点不动;乔茂便有些瞧愣了。其中有一个人好像呻吟了一声,立刻见那立在屋心的人,过来踢了一脚:“哼什么,不要找死!”乔茂恍然醒悟,这几十个人一定是被掳的骡夫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