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英雄(2)

2025-10-09 评论

  《欢乐英雄(2)》又是个新的尝试,因为武侠小说实在已经到了应该变的时候。

  在很多人心目中,武侠小说非但不是文学,不是文艺,甚至也不能算是小说。正如蚯蚓,虽然也会动,却很少有人将它当作动物。

  造成这种看法的固然是因为某些人的偏见,但我们自己也不能完全推卸责任。

  武侠小说有时的确写得太荒唐无稽,太鲜血淋漓,却忘了只有“人性”才是每本小说中都不能缺少的。

  人性并不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的,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其中丑恶的一面呢?

  还有,我们这一代的武侠小说约莫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至王度庐的《铁骑银瓶》和朱贞木的《七杀碑》为一变,至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又一变,到现在已又有十几年了。

  这十几年中,出版的武侠小说已算不出有几千几百种,有的故事简直已成为老套,成为公式,老资格的读者只要一看开头,就可以猜到结局。

  所以武侠小说作者若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得变;若想提高读者的兴趣,也得变。

  有人说,应该从“武”,变到“侠”,若将这句话说得更明白些,也就是说武侠小说应该多写些光明,少写些黑暗;多写些人性,少写些血。

  也有人说,这么样一变,武侠小说就根本变了质,就不是“正宗”的武侠小说了,有的读者根本就不愿接受,不能接受。

  这两种说法也许都不错,所以我们只有尝试,不断地尝试。

  我们虽然不敢奢望别人将我们的武侠小说看成文学,至少总希望别人能将它看成“小说”,也和别的小说有同样的地位,同样能振奋人心,同样能激起人心的共鸣。

  《欢乐英雄(2)》每一小节几乎都是个独立的故事,即使分开来看,也不会减少它的趣味——如果它还有一点趣味,这尝试就不能算失败了。

  谁说英雄寂寞?

  我们的英雄就是欢乐的。

  (一)

  郭大路人如其名,的确是个很大路的人。"大路"的意思就是很大方、很马虎,甚至有点糊涂,无论对什么事都不在乎。

  王动却不动。

  (二)

  大路的人通常都很穷。郭大路尤其穷,穷的特别,穷得离了谱。

  他根本不该这么穷的。

  他本来甚至可以说是个很有钱的人。一个有钱的人如果突然变穷了,只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因为他笨,第二是因为他懒。

  郭大路并不笨,他会做的事比大多数人都多,而且比大多数人都做得好。譬如说——骑马,他能骑最快的马,也能骑最烈的马。击剑,他一剑能刺穿大将身上的铁甲,也能刺穿春风中的柳絮。

  你若是他的朋友,遇着他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他也许会赤手空拳跃入黄河捉两尾鲤鱼,再从水里跃出抓两只秋雁,为你做一味清蒸鱼、烧野鸭,让你大快朵颐;你吃了他的菜保证不会失望。

  他做菜的手艺绝不在京城任何一位名厨之下。

  他能用铁板铜琵唱苏轼的"大江东去",也可以弄叁弦唱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你以为他终生都是在卖唱的。

  有人甚至认为他除了生孩子外,什么都会。

  他也不懒,非但不懒,而且时时刻刻都想找事做,做过的事还真不少。像他这种人,怎么会穷呢?

  他第一次做的事,是镖师。

  那时他刚出道,刚守过父母的丧,将家宅的田园卖的卖,送的送,想凭一身本事,到江湖中来闯一闯。

  他当然不会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也根本不想做个很精明的生意人,所以本来值叁百两一亩的田,他只卖了一百七,再加上送给穷亲戚朋友的,剩下的也就不太多了。

  但那也足够让他买一匹好马,铸一柄快剑,制几身风光的行头,住最好的客栈,吃最好的馆子。

  那时正是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适于做很多事,也是镖局生意最好的时候。

  镖局的生意最好的时候,正也就是强盗生意最好的时候。

  "中原镖局"的总镖头罗振翼,人虽未老,江湖已老,当然也很明白这道理。所以走在道上,总是特别小心。何况,现在正是春天,他这次保的镖又不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