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剑的风情(143)

2025-10-09 评论


  老人又解释:”有的人认为喝酒是最可怕的事,却也有的人觉得喝酒是世上最愉快的事。”

  “这么说,如果有一千个人,就有可能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可怕的地方。”杨铮说:“那么这第三把剑就有可能藏在一千个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一千把第三把剑藏在一千个可怕的地方?”

  “是的。”老人点头。“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个不同的可怕的地方,也有可能只有一个共同认为可怕的地方。”

  “那么这第三把剑也有可能只藏在一个可怕的地方,”

  “好像是这样子的。”

  磨剑老人似笑非笑地看着杨铮。

  夜很快地就来临了。

  月光在水面上荡漾,闪着不定的光芒。

  杨铮正在看着溪,看着溪水中的闪光。过了很久,他的眼中忽然也亮起了光芒。

  亮起一种和水中闪烁不定的反光一样的光芒。

  他忽然回头,回头看着磨剑老人,忽然用一种仿佛很高兴的声音说话。

  “如果一个人心中毫无畏惧,那么在他来说,也就没有可怕这两个字,也就没有可怕的地方,没有可怕的地方,也就没有第三把剑。”

  老人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看着杨铮,用一种赞赏的眼神看着他。

  “既然心中没有可怕购地方,也就没有第三把剑。”杨铮说:“可怕的地方本就因为人的心而定,可怕的地方既在人心中,那么第三把剑也就在人的心中。”

  他看着老人,接着说:“邵师父将‘春怒’葬在一个可怕的地方。”杨铮一字一字他说:“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人心更可怕的呢?”

  磨剑老人眼中的笑意已很浓了。

  “第三把剑就葬在人心中。”杨铮说。

  这句话刚说完,漆黑的天空忽然闪起了一道雷光,紧跟着响出一声很大的雷声。

  宁静的大地,为什么会突然现出这一道闪电呢?为什么会突然响起这一声雷声呢?

  天地之变,是否因为人类揭开秘密而愤怒,

  冥冥之中,苍天和人之间是不是有一种神秘的感应呢?

  雷声摹响,闪电骤现。

  对于这突然的变化,磨剑老人一点也不惊讶,仿佛他早已知道会有这种变化发生,又仿佛他无视于这天地间的神妙。

  他依旧动也不动地看着杨铮,眉头却已充满了莫名的喜悦。

  闪电再亮,划过苍穹,直落梅林中,瞬间就击燃了梅林问最高最壮的那棵梅树。

  火势“必剥”作响,火花如繁星般迷漫整个梅林,在黑夜里看来,就宛如怨妇眼中的欲望之火。

  闪电刚灭,雷声就响,听起来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清晰,就仿佛怨妇在冬夜里独守空闺时所发出的呻吟般令人惊栗。

  杨铮也没有动,只是眸中的那股光芒却越发亮了,他的脸上没有喜悦激动的表情,只有一抹说不出的宁静与安详。

  ——就像是一个人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终点时,脸上所露出的那种胜利的宁静,胜利的安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磨剑老人悠然他说着。”无我无心本无剑,有我有心亦无剑。”

  杨铮在听。

  “有我无我两皆可,剑在剑无本寻常。”

  老人叹息。

  “菩提既然无树,心中就没有剑。”老人说:“没有剑,就没有可怕的地方。”

  “是的。”杨铮忽然开口:“明镜本就非台,又何处落尘埃?”

  老人在听。

  “有我无心却有剑,无我有心也有剑,无我无心剑仍在。”

  “在哪里?”老人间。

  “在天地间,在万物里,在虚无缥缈处。”杨铮回答。

  “为何不在你心中?”

  “心已无畏惧,何须剑来定。”

  “既然无畏惧,又何必在天地间?在万物里?在虚无缥缈处?”

  “天地万物问哪有剑?虚无缥缈又在何处?”杨铮说:“剑本就不在天地间,不在万物里,不在虚无缥缈处。”

  “剑在何处?”

  “剑在我手中。”

  “你手中有剑?”

  “有。”

  “为何看不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