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禅机(140)

2025-10-09 评论


    不出两天,果然有所收获:已被收夺兵权的齐王府上,大将军王兴,开府将军独孤熊等几位齐王当年属僚武将,竟频繁出入!

    于智据此断定:齐王正在暗中联络武将,此举背后必有异谋!

    他将此情奏禀宣帝,宣帝召郑译等人上殿密议。

    郑译道:“齐王乃大泽之龙,虽一时蜇伏不动,一遇风雷激荡,必当乘风而起。然而,他对大周毕竟有着旷世奇勋,加上他背后又有宇文神举、王轨、宇文孝伯和陛下的叔父诸王支持,若要动他,不发则已,一发必中才不致酿成诸王和齐王党羽因惊而生变,使朝廷骤生动乱……”

    王端和刘昉二人和郑译一样,俱是太子当年吐谷浑之战后同被除官者。众人对齐王和王轨一党俱是憎恨已久。如今,听说陛下要诛除宿敌,无不欢心拥赞。

    刘昉道:“陛下!齐王武艺高强,战场之上,一人入阵,横扫千军,如入无人之境!若欲除此人,可效先帝当年诛杀奸相之计,先以计谋诱其入宫,多用武艺高强的卫士,各藏短剑,埋伏于内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可保万无一失。”

    王端道:“诛杀逆党齐王之后,陛下可一面诏告天下,一面同时下令捕拿齐王的同党王兴、独孤熊等。只要除去齐王,不仅可震慑宗室诸王中怀有异图者,就连王轨等人,因群龙失首,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宣帝决定依郑译之计:为使齐王不致生疑,先诏小冢宰宇文孝伯进殿,命他前往齐王府来回通达圣旨:“郡公,朕这几日躬身反省,以为郡公前番之言深有道理。朕今欲变动朝廷要职,朕以为,三公要位应属亲贤,朕欲授五叔齐王为太师,九叔陈王为太傅,十一叔越王为太保,不知五叔以为如何?请郡公代朕问候并代为传询。”

    前番,宇文孝伯见陛下刚刚继位便要诛杀齐王,心内又惊惧又寒心,几天来日夜忧惧,惶遽不安。齐王一向与他们几人友好,宣帝既如此记恨旧事,便决不会只记恨齐王一人。齐王一旦被除,接下来该轮到王轨和他们这些人了。

    今天午朝之后,见宣帝将自己召来,言语诚恳,神情真挚,想他似有省悟?见他又提出欲拜诸位叔王为三公要职,心下不觉感到几分安慰,于是欣然答应前往齐王府代为传询。

    其实,此时的齐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心雄千古的齐王了。早在几年前,在六弟卫王被他一母同胞的皇帝四哥诛斩之后,又一并诏命将六弟满门老少尽皆诛斩的那一天起,齐王便已惊得魂飞魄散了。

    从那时起,齐王便骤然觉得:自己与卫王的生死之争,表面是除掉了自己一个劲敌,说不定,却是丢了一张盾牌、折了一只臂膀哪!

    从此,他便逐渐悟透了运命定数,懂得了以韬晦和忠勇而自保——在先帝四哥那双鹰一般犀利深邃的眸光下,他深感自己威名日重,继续伴侍天子左右,恐怕终会有不测发生!故而,每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常常思虑全身退隐之计。

    后来,当武帝亲征北藩之时,他便以身患疾病为由而呈表辞官。

    不想,先帝四哥登时便沉下了脸:“同胞骨肉尚且如此顾及自身,他人外姓,谁又情愿为朕和社稷效命?”

    齐王闻言骤感惊恐:他越来越捉摸不透皇帝四哥了!于是,也只得强打精神,率军北上。

    早已心生退隐的齐王,在先皇武帝驾崩的那一天,就已经抱定了迟早辞呈的主意。因见宣帝继位不久,怕骤递辞呈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感。所以,后来宣帝诏敕削除自己和诸子的军国实权时,他不仅没有感到不满,反倒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轻松。

    他满心以为,如此一来,自己阖府老少从此再不用再担惊受怕,也可以放心踏实的安身养命了。

    他发觉,他的对手杨坚,才是真正的智者!

    自从被除官职闲居在家,他每天或是栽栽花,或是下下棋。或是孝奉老母,或是含饴弄孙,日子倒也过得怡然自得。

    因见好友宇文孝伯来到王府,齐王实在感到欣喜望外——自宣帝继位之后,为着避嫌之故,有意疏远了往来。然而,虽多日未见,彼此心下却是常惦着对方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芦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