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娱乐圈一点万人迷震撼!(76)

2025-10-14 评论

  而祝真,就是其中栽赃嫁祸的佼佼者!

  他巧舌如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后来,为扶支持厂卫势力的太子尽早上位,甚至不惜劝圣上御驾亲征,以至于帝王被俘,使得国家于风雨中飘摇如浮萍,危亡于一旦!

  但他在史书之上,又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他会出手相救路边的小乞儿,也会于京城保卫战之中,奋力厮杀到最后一刻。

  可这并不能磨灭他的滔天罪行。

  对此,和戎安康以及乔敏学反复商讨后的舒明,是这么说的。

  “这是祝真活着的唯一意义。”

  “权力的顷刻颠倒让祝真明白了,拿起屠刀才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径。

  而只有厂卫机构,只有皇帝,才可以给他这份自保的权力——最开始的时候,祝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长期被人欺凌侮辱的祝真,长期沉浸在玩弄权力中的祝真,早就忘了自己十五岁时的模样,于他而言,能活着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哪怕活得像一只狗。”

  舒明托腮沉思一刻,补充道:“亦或者说,这种残害他人的滋味,也能让他尝到几分复仇的快感。毕竟在他的眼里,不曾伸手相助的朝臣,推波助澜的权贵,以及坐在皇帝位置上的庸碌之辈,统统都是害他沦落至此的凶手。

  不过,他幼时的梦想仍旧是保家卫国,在他眼里,平民百姓是无辜的。”

  祝真是软弱的,是可恨的,是罪孽深重的,是死有余辜的。

  只是偶尔,也能从他的经历之中品出两分可怜来。

  戎安康说:“难就难在,要表现出祝真皮囊之下潜藏的自卑和虚荣。”

  舒明为此琢磨了太久,不知失眠了多少个夜晚,才有了今日片场上,这个惟妙惟肖的祝真!

  旁人不知道,戎安康倒是很满意。

  命运误打误撞,倒是给他送来了一个百分合适的“祝真”!

  场景到位,一切就绪,他坐在监视器面前,喊了一声“卡”——

  **

  时隔五年,当男主齐弘再次见到祝真,见到这个已逝好友最小的儿子时。

  当年那个“银鞍照白马”的骄纵少年,已然变成了现如今这个冠乌纱描金曲脚帽,脚穿红扇面黑下椿靴,若非身着宦官特有的窄袖,不然乍眼一看,与朝堂之上的单薄文臣别无两样之人!【1】

  祝真因幼时习武,即便这几年都被病痛折磨,瘦了太多,但仍旧背脊挺直,步履如风。

  舒明为了这部片子,特地赶在进组开拍之前,和戏曲老师学了小四方步。

  而他和戎安康最后的商定结果也是如此。

  祝真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眼神阴鸷的“恶人”,人生前十五年的养尊处优,依旧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譬如走路、譬如行礼——

  祝真挺拔如松,朱红官服衣摆在步履之间翻飞。

  因净身而白净无须,面若好女,唇边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躬身冲齐弘作揖行礼,颇有几分世家贵公子的模样。

  可惜说出来的话,却恶毒至极。

  “齐大人还是尽快答应为妙。上天有好生之德,反复降下吉兆,这就是暗示我们,暗示圣上,应当于寺庙之中为苍生祈福。”

  为了这事儿,内阁今日吵了一早了。

  圣上为满足私欲,也为了填补空虚的国库,竟然打着要祈福修寺的幌子。

  前几年先是大动边关军粮,这才导致祝真之父锒铛入狱。

  但近几年边关吃紧,连丢数城,再动不得,于是又反过头来要大批抄贪墨的官员!

  这哪里是贪墨的官员?分明是替死鬼!是权臣要扳倒清流一派的借口!

  能抄得出钱就有鬼了!

  一旁的祝真还在自顾自地说话:“……听闻,齐大人在儋州老家,尚且还有妻儿眷属?”

  齐弘本来侧对着他,此时没忍住,回首看了祝真一眼。

  威胁……明晃晃的威胁!

  祝真抬眼,明明唇角带笑,眼中却无一丝温情,只有几分不似常人的冷酷。

  “齐大人,为朝廷效力,乃是你我之根本,国家之幸事。”

  “上天之意,谁能逆而不从呢?不然,倘使祈福未至,今夏又发了洪灾,三五十万人无家可归,又是谁的错处呢?”

  祝真微微一笑。

  两人于廊下相对而立。

  一人铁石心肠,神色淡淡,另一人怒目而视、心有不甘。

  祝真的言下之意——

  你齐弘若执意要拦,的确未必会死在我祝真手下。

  但会不会死在舆论压力之下,变成圣上的替罪羔羊,那么就未尝可知了。

  至此,祝真背后所代表的厂卫势力,与齐弘所代表的内阁中清流一派,正式展现了第一次正面交锋。

  各方势力粉墨登场,好戏,终于可以上演了。

  而戏剧开场的报幕,就由一旁跌跌撞撞跑来的小太监完成:

  “报——不好了,青州战败,敌军已经朝同庄这边攻来了!”

  齐弘顾不及自己的表情,猛地回头。

  同庄距离京中仅仅五百里,这和兵临城下有什么区别?

  镜头微微拉远,交叉走位。

  监视器中,不偏不倚地映出两张心思各异的脸。

  一人忠心义胆,面色凝重。

  一人心有算计,垂眸轻笑。

  天光渐渐变暗,到底是落日余晖,亦或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好!一条过。”

  看过大监视器的都要感叹,这场戏拍的真漂亮。

  从眼神,到走位,再到打光的细腻程度。

  戎安康至今坚持单机位拍摄的意义就在于此。

  多机位拍摄的确效率上升了,但从多角度打光,更容易把光打得平平的。

  人物左边也有光,右边也有光,哪里还会有阴影呢?

  没有阴影,没有暗色的对比,光又怎么称得上是光呢?

  因此,其深刻程度,自然不如单机位打光这么出效果。

  经过戎安康精细的安排,镜头中的历史的厚重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尤其是最后二人定格的场面,直接拉出去当电影宣传海报,都算不上过分!

  不过,单机位慢慢磨、慢慢拍,有一万个好处,唯独有一个坏处。

  就是拍起来太慢了!

  戎安康已经算效率颇高的导演了,整个剧组宛如严丝合缝的工业机器,一刻也不停歇地运转,更不会过度浪费时间。

  不过,虽然拍摄强度大,但和别的剧组那种纯熬工时的拍法不一样。

  戎安康剧组白戏拍到日光变暗立即收工,没有夜戏的日子里,大家甚至还有闲心玩玩跳棋和大富翁。

  乔敏学是个常常健身、时刻约束自己的自律男人,经常和剧组的武指老师约着一起夜跑。

  再后来郝宁看着好玩儿,也跟着一块儿跑步。

  最后,还捞上了一旁吃瓜看戏的舒明。

  几周过去,这个小小的夜跑团队在影视基地都快出名了。

  大家身体素质都不错,越跑状态越好,拍起戏来也事半功倍,进度真心算得上快的。

  饶是如此,这个电影的开头部分,都足足拍了一个月。

  一直拍到五月中下旬,拍到舒明的十九岁生日都来了,才拍到标志着电影剧情正式展开的这一幕。

  好在,这是今天下午的最后一场戏,拍完这场,大家就可以吃饭了!

  戎导喊“咔”之后,大家便各自四散。

  大哥来接了舒明一下,拎着外套披在他身上。

  晚风有点凉,舒明在树荫之下,静静地站了一会儿。

  他算得上体验派,越发带入后期心思深沉的祝真时,便越沉默。

  有时候,就连身边人都有点摸不清他到底在想什么。

  “祝真”由于身体上遭受过折磨的缘故,一直是偏瘦削的身形。

  导演当然也要求舒明跟着减肥。

  关献仪都做好迎接一场大战的准备了——碰上一些爱吃的、容易长肉的艺人,减肥和打仗也没什么区别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须补 娱乐圈 爽文 轻松 美强惨 万人迷 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