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就没想到,还能用这招登堂入室呢?
于是,涉世未深、还没掌握“近水楼台先得月”核心技巧的社会小白戚应淮,因为名下没有这栋楼的房产,被李兀短暂地、出于人道主义地收留了,允许他在自己呆一会。
而另外两个揣着钥匙的,则被毫不留情地打发,各回各家的房门。
商时序关上门,开始在脑子里冷静地分析战局。徐宴礼这个曾经最大的心腹大患,如今算是彻底出局,掀不起风浪了。
按照他对他老婆那吃软不吃硬、底线分明的了解,绝无可能再为那个满嘴谎言的家伙回一次头。
至于江墨竹,有点难搞。江家毕竟树大根深,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家族底蕴摆在那里。江温安那个人,就算平日里对他这个儿子再如何放养、看似不管不顾,可江墨竹终究是江家这一代唯一的嫡系血脉,真动了根本,那老狐狸不可能坐视不理。
还有那个暂时窝在自家客厅的戚应淮,现在看着是个没什么根基的小虾米,莽撞又直接。奈何他投了个好胎,爹妈双方后台都手握实权,护短更是圈内出了名的,简直是把这唯一的儿子当眼珠子一样疼着护着,动他一下,后续麻烦无穷。
商时序烦躁地揉了揉眉心。
这三个,他整死哪一个都不行,手段太狠辣容易引火烧身,还得时刻提防着被那两位联手或者各自想办法整死。
商时序磨了磨后槽牙,心底莫名涌上一个念头,这世界上,跟他商时序品味一样好、眼光一样毒的人,怎么他妈就这么多呢?
真不是什么好事。
李兀将一杯温热的牛奶放在戚应淮面前的茶几上。
戚应淮盘腿坐在柔软的地毯上,仰头看着李兀,眼睛在灯光下显得很亮,带着点未褪尽的少年气:“我正常流程走完,再过不久就能正式入职了。李兀,等我拿到第一份工资,第一个就给你买礼物。”
“给我爸妈也得买。”
李兀在他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下,沉默了片刻,才开口:“等你开始工作,进入那个环境……会不会有人私下里嘲笑你?”
戚应淮像是听到了什么奇怪的问题,眉头挑了一下,语气干脆:“嘲笑什么?嘲笑我来参加过这个节目吗?真好笑。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上了节目,谁爱嚼舌根谁嚼去。”
他拿起牛奶杯,喝了一口:“只有那些自己心里自卑、活得拧巴的人,才需要通过嘲笑别人来找存在感。”
李兀看着他坦然的神情:“你能这么想,就好了。”
他其实是怕戚应淮因为那段公开的经历,在踏入新环境时感到心理落差,怕那些可能的风言风语,会让这个看似张扬直接的年轻人心里留下疙瘩,暗自多心。
但戚应淮似乎天生就是个能够逻辑自洽的人。这大概源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家庭给予了他足够的安全感和无条件的支撑,让他骨子里就带着一种不畏惧外界眼光的勇气。
正因为拥有这份底气,他才可以毫无负担地去探索各种可能性,包括参加那个在许多人看来有些出格的节目。
仔细想来,他或许比其他们四个心思深沉、各自背负着不同枷锁的男人,心理都要健康得多,也纯粹得多。
戚应淮捧着那杯温牛奶,忽然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李兀,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执拗:“李兀,你还是没有告诉我,到最后……你会不会选我?”
李兀靠在沙发里,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如果……我最后没有选你,你会不会觉得失望?”
戚应淮沉默了几秒,才闷闷地吐出两个字:“会吧。”
这坦诚到近乎笨拙的回答,让李兀微微怔了一下,他以为接下来会听到更多煽情的、或是带着祈求意味的话语。
但戚应淮很快又抬起了头,那双总是带着点野性难驯的眼睛里,此刻却闪烁着一种异常清晰的、近乎笃定的光芒,他语速不快,却带着一种奇怪的逻辑力量:“你现在不选我,没关系。我可以等,反正你早晚都是我的,一年,两年,或者更久。”
他甚至歪了歪头,像是认真分析过一样,说出让李兀瞬间无言以对的话:“他们几个,年纪都比我大,老得肯定也比我快。等到那时候,我看谁还能跟我争,我一拳就打飞一个。”
李兀看着他那张年轻又张扬的脸,听着这套理直气壮又无法反驳的理论,一时间竟然找不到任何词语来接话。
他之前觉得戚应淮心理健康,此刻不得不再次确认,这人确实非常、非常能够逻辑自洽,且自洽的方式,简单,直接,甚至有点……野蛮。
*
外界那些喧嚣震天的纷扰,并未真正打扰到这节目的正常录制流程。
虽然那所谓的“小纷扰”实在算不得小,徐宴礼这个名字连同他抛出的那份材料,像一颗投入深水的重磅炸弹,激起的涟漪一层层扩散,每一个被挖掘出的细节都比前一个更轰动,更触目惊心。
比如,人们开始追问,徐宴礼当年为何会流落到孤儿院,度过那样一段孤苦的童年?
这些年里,那些曾经或多或少被司马游及其背后势力打压、欺辱过的人,仿佛被这股力量鼓舞,也开始陆续站出来发声,愿意提供自己掌握的一些碎片化的证据。
雪球越滚越大,牵扯出更深、更广的黑暗。
于是,在这样涉及无数人命运、关乎正义与罪恶的真正大是大非面前,李兀和徐宴礼之间那点私人情感上的小小纠葛、短暂的婚姻关系,瞬间被衬托得无比渺小和遥远,几乎引不起多少讨论。
所有人都逐渐看清,司马游并非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一个盘根错节、吸附在联邦肌体上的庞大利益集团。
这群蛀虫和败类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他们的每一步攀升,脚下都踩着不知道多少像徐宴礼父母那样,被无声牺牲、彻底湮灭的骸骨与冤魂。
在这种沉重而肃杀的氛围下,如果有人此刻还去问李兀,因为徐宴礼的退出而后悔参加这个节目吗?
那问题本身,恐怕都会被视为一种对逝者的不敬,一种近乎侮辱的、极其不合时宜的行为。
其他几个人,无论是商时序、戚应淮,还是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绝不在李兀面前主动提起任何关于徐宴礼的话题。
那个名字连同其背后掀起的惊涛骇浪,都暂时被屏蔽在了这方小小的空间之外。
李兀很快在节目安排下,跟随江墨竹去见了他的父母。
直到站在那扇厚重的、带着铜环的中式院门前,李兀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延绵数代、底蕴深厚的真正世家。
李兀都有点刷新对江墨竹的认识。
四四方方的院落,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占地面积广阔得惊人,回廊曲折,庭院深深,李兀感觉自己若是没人引路,很可能在这静谧而规整的空间里迷路。
江墨竹的父母能够凑到一起,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江夫人亲自出来迎接,她保养得极好,脸上看不出太多岁月痕迹,但与商夫人那种明艳夺目、气场强大的美截然不同,她的气质是温婉的,像一汪深潭,水面平静,底下却蕴含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而江温安,是知名的艺术家,穿着质地柔软的中式褂子,面上带着儒雅随和的笑容,风度翩翩。
若不是江墨竹之前非要跟他吐槽他爹妈那些的“丑事”。
李兀大概会觉得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神仙眷侣,但是因为提前知道了,他就总觉得自己打招呼的笑容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
江夫人引着李兀在酸枝木椅上坐下,亲自斟了一杯温热的茶推到他面前,声音柔和,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切:“你之前一直没有来过家里吧?也怪墨竹这孩子,性子独,说什么也不肯早点带你过来认认门。一家人,本该常聚聚才热闹,多好。”
坐在主位的江温安端起自己那杯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眼皮都没抬,语气带刺:“他自己性子古怪,能怪得了谁?”
李兀感到空气里那点无形的紧绷,总不能让场面一直这么尴尬下去。他端起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声音放缓,说了几句得体的场面话:“伯母言重了。之前主要是我工作安排太满,抽不开身。墨竹他……其实也常提起想回来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