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李兀偶尔会觉得和徐宴礼有种莫名默契的原因。他们都明白被旁人用异样眼光打量是什么滋味,孤儿和父母双亡的孩子,在本质上都早早体会过人情冷暖。
徐宴礼从小成绩就拔尖,所在的孤儿院出资供他上了中学。那些由慈善人士捐助的学校,向来乐意接收家境贫寒却天赋出众的孩子。
他一路走来都异常刻苦,人生每一步都规划得清晰明确。
心理专家在视频里问他:“那么,在您如此严谨、按部就班的人生规划里,是否出现过完全在您计划之外的变数?”
徐宴礼注视着对方,没有任何迟疑,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名字:“李兀。”
“您指的是爱情本身,还是特指李兀这个人呢?” 专家进一步追问。
徐宴礼的回答依旧简洁,却分量十足:“都是。”
“您似乎从未在您的人生蓝图里,为‘爱情’预留过位置?”
徐宴礼幅度很小地摇了摇头,语气肯定:“没有。一次也没有规划过。”
他略微停顿,像是回忆起了什么,向来平稳的声线里透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波动。
“直到他出现,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真的存在‘爱情’这种东西。”
说这句话时,他那张总是显得过于冷静自持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柔软的温和神色。
他们刚分开那段时间,李兀搬了出来,独自居住。表面上看,他平静得不可思议,照常上下班,处理日常琐事,仿佛一切如常。
直到某天傍晚,他下班回家,耳机里随机播放到一首歌。当那句“如果遗憾有重量,我早该沉入海中”清晰地传入耳中时,他正准备用钥匙开门。
动作猛地顿住,钥匙悬在锁孔前。
下一秒,他毫无预兆地蹲了下去,将脸深深埋进掌心,肩膀难以自抑地颤抖起来。
压抑了太久的泪水终于决堤,无声地浸湿了手指缝隙。
他为这段感情投入的,从来不算少。
心理专家给徐宴礼的评价是: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拥有近乎严苛的自控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力。在爱情中不够自信,评语最后补充,若能抓住生命中那千万分之一的微小可能,或许能获得幸福。
李兀比谁都清楚徐宴礼骨子里那份根深蒂固的悲观,却不知道他也如同自己一般不自信。
偶尔,他也会看到徐宴礼独自站在阳台抽烟。身影依旧挺拔如松,可侧脸轮廓在夜色与烟雾中,却会透出一种平日里绝不会显露的、近乎脆弱的疲惫。
徐宴礼从不会回到屋里向他倾诉任何苦水。
再难的局面,再大的压力,他也只默默扛在自己肩上,闭口不提。
那时他们所住的公寓外,正是城市最繁华的夜景,灯火璀璨,霓虹迷离。
可李兀却莫名地觉得,徐宴礼所有的沉重与憔悴,并未被这喧嚣稀释半分,反而都沉沉地积淀在了这方只有他们两人的、清冷安静的屋子里。
明明曾经那样契合,也真真切切地幸福过。
却恰恰因为那段时光太过美好,近乎理想,反而像捧在掌心的流沙,越是害怕失去,越是用力想要留住,就流失得越快,最终什么也抓不住。
这边因徐宴礼而泛起的感伤还没完全平复,李兀就切换到了商时序的咨询录像。
商少爷的话实在太密,光是花样百出地骂他那个早逝的爹就滔滔不绝地骂了快一刻钟,措辞居然没一句重样。
李兀心里那点残存的低落情绪,硬是被这通输出搅和得烟消云散。
面对商时序,他常常是这样。感动并非没有,但那种情绪往往持续不了多久,就会被这人各种出其不意的言行弄得哭笑不得,最终只剩下啼笑皆非的无奈。
视频里,心理专家适时打断,将话题拉回正轨:“……商先生,您认为,您上一段婚姻关系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商时序摸着下巴,试探着回答:“是我管得太多?还是说得太多?”
专家摇了摇头。
商时序又猜:“那……是爱得太多?”
“不,都不是。” 专家注视着他,语气平和却一针见血,“您没发现吗?问题的根源在于,您似乎并不自信。”
商时序起初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立刻反驳:“你开什么玩笑?我不自信?我,商时序,要家世有家世,要模样有模样,要能力有能力!我和我老婆当初要不是有小人作梗,根本就不会分开!”
专家并不与他争辩,只是平静地反问:“那么,您现在能确定,您的‘老婆’仍旧如您所期望的那样爱着您吗?”
他稍作停顿,继续深入:“您没察觉到吗?在这段感情中,您似乎已经逐渐失去了自我的主体性。”
随着专家的话语,商时序脸上那种玩世不恭的神情慢慢褪去,眉头微蹙,表情变得复杂起来,像是在认真思考这些他从未直面过的问题。
沉默了片刻,他肩膀微微塌下,像是卸下了一层伪装,声音也低了几分,带着点不情不愿的坦诚:“好吧,我承认……我是觉得我老婆不够爱我,我很害怕。”
因为这份感情的开始,带着“抢”和“偷”的不光彩底色,商时序内心深处始终埋藏着一种难以驱散的不安和恐惧。
即便李兀此刻就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根植于心的惶恐也无法被真正抚平。
他像得了某种强迫症,一遍又一遍地向对方索要爱的证明,试图用这种重复的确认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然而这种行为往往只会适得其反,将原本靠近的爱人推得更远。
专家的最终评语一针见血:商时序具有明显的表演型人格倾向,习惯用夸张的言行来掩饰内在的空虚与不确定感。建议他尝试放下那些华而不实的掩饰,更多地展露真实的自我。
有时候,一份笨拙的真诚,反而比一千句漂亮话更能打动人心。
-----------------------
作者有话说:下一章这p 就跳过了,进入新的,比较抒情哦。但是我觉得细腻一点,一些心理,其实大家爱得都不太自信,徐大的线最后才会走完,跟原本没差多少。
今天没写完,因为我刚才睡着了,下班回来的觉最好睡的,没有之一。
如果遗憾有重量,我早该沉入海中——出自金海心《你知道我害怕一个人天黑》很好听,其实更贴宴兀的一句是:从开始的怦然心动,到分手都要笑着逞英雄
第62章
江墨竹这个人, 表面上一副配合咨询的模样,回答却像是照着标准答案念的,听不出半点真心。
对面问他, 在过往的感情经历里,认为自己犯过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江墨竹装模作样地思考片刻,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答案:“我想,是应该更多地去倾听伴侣的声音。”
无论专家问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 言辞漂亮得无可挑剔。
又一个表演型人格,而且是影帝级别的。
“我之前了解过您的家庭背景,看起来非常和睦。您是否从父辈的婚姻中,学到了一些维系关系的秘诀呢?”
江墨竹舌尖抵了抵上颚,其实很想说点实在的, 比如“别在外面乱搞”之类的。但他确信,他那位道貌岸然的父亲要是听到这个, 第一反应绝对是起诉节目组诽谤。
最后, 他吐出的依旧是那句万金油:“互相珍惜吧。”
专家的评语一针见血:这位的防备心重得堪比国防级武器, 全程没有丝毫坦诚, 更谈不上被真正触动。
李兀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曾经是当他偶然察觉到江墨竹某个隐秘且不太正常的癖好时,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 他曾试图带这位“老公”去接受专业治疗。江墨竹倒也不抗拒, 表现得非常配合, 甚至会在诊室外可怜兮兮地握紧他的手, 眼神湿漉漉地问:“你不会因为这个就放弃我的,对吗?”
江墨竹这番话,直接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把李兀所有可能提出的质疑和拒绝都堵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