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乳鸽还挺难处理的。
向老大笑着说道:“不麻烦。”
“你们快尝尝,看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行。”
牧兴怀当即坐了过去,拿起筷子,夹起一块乳鸽,送进了嘴里。
乳鸽皮被炸到金黄酥脆,一口咬开,鲜甜的肉汁直接就迸射了出来,和椒盐的咸香一起在口腔中绽放开来。
下一秒,牧兴怀直接朝着向老大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徐大厨,手艺真是没得说。”
向老大:“你们喜欢就好。”
通常情况下,向老大给他们送完饭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去,那十有八九是有事情想要跟他商量。
吃完一块乳鸽之后,牧兴怀就直接说道:“向叔,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向老大当即也不藏着捏着了,他说:“兴怀,我跟你商量件事情呗?”
牧兴怀:“你说。”
向老大:“等到北定村小学那边修建好之后,你把食堂承包给我呗?”
牧兴怀的新诊所开始修建之后,最高兴的除了陈老他们,就属刘婶子了,最心慌的就是他了。
原本他承包了村里的盒饭生意,刘婶子开着村里唯一的一家小超市。
但是刘婶子开的小超市用的是她二哥的老房子,她自己的房子在北定村小学旁边。
她原本正发愁到时候该给她二哥多少租金才合适呢。
结果牧兴怀就准备搬到北定村小学那边去了。
到时候刘婶子直接把小超市往她自己家里一搬就行了。
连租金都省了。
可是他不行啊。
他家离北定村小学比较远,而且北定村小学有食堂,牧兴怀还把食堂给翻新了,一看就知道是准备承包出去的。
万一到时候牧兴怀把食堂承包给了其他人——听说村里的李老三就有这方面的想法,他家跟牧家还有亲呢,所以他能不急吗?
牧兴怀笑了:“原来你是在担心这件事情啊。”
“你放心吧,只要你想要,我肯定是会优先把食堂承包给你的,毕竟我们自己到时候也是要在食堂吃饭的,你家的饭菜是真的做得好,干净卫生不说,味道还好。”
向老大顿时也笑了:“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第126章
第二天下午三点,郑玄静就考完回来了。
定海医院的办事效率一向很高,当天晚上十点,笔试成绩和面试入围名单就都出来了。
据说今年定海医院的笔试难度比往年都要高,但是郑玄静还是以93分的优异成绩,力压其他一百六十四名博士,拿下了笔试的第一名。
定海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今年上半年一共招聘八名医师。
其中老年病科招聘两名医师。
郑玄静报考的就是老年病科。
定海医院面试比例是1:3,也就是说,在他们只招聘两名医师的情况下,笔试的前六名都可以进入面试。
郑玄静的笔试分数比同样报考了老年病科的第二名高出了整整五分,比第三名高出了整整七分。
只要是参加过正规的招聘考试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分数差的含金量。
哪怕定海医院在计算考生的总成绩的时候,笔试与面试的成绩的比例只是1:1。
但这依旧不妨碍郑玄静已经提前锁定了半个名额了。
剩下的半个,只要她面试当天没有因为喝多了,把四个考官全都打了,那就是唾手可得事情。
牧兴怀当即说道:“厉害了郑大夫。”
唐波峻等人也都说道:“不愧是你啊,郑大夫。”
郑玄静笑着说道:“要是我在牧氏中医诊所学习了这么久,连这个分数都考不出来,那我真是白长这么大了。”
陈老他们在指导牧兴怀他们的时候,也会把她带上。
陈老他们在讨论病例的时候,哪怕她急着上厕所,她也会先忍耐下来,坐在旁边听完。
更何况,牧兴怀还允许她随意翻阅他师门的传承。
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她用掉了九支圆珠笔。
说真的,在牧氏中医诊所的这半年里,她学到的东西,比她在边省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的五年里,学到的东西都要多。
牧兴怀也笑了。
因为这里是牧氏中医诊所。
所以这里的每一个医生的进步,都让他与有荣焉。
唐波峻:“对了,面试是几号?”
郑玄静扫了一眼收到的短信:“2月10号。”
也就是后天。
牧兴怀:“看来定海医院真是打定主意要在年前就把上半年的招聘工作全都做完了。”
唐波峻:“那就继续祝郑大夫你马到成功了。”
郑玄静:“谢谢!”
所以第二天中午,郑玄静就又踏上了前往浅市的高铁。
下午的最后一个病人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
他坐在轮椅上,身后跟着好几个男男女女。
牧兴怀正好给一个病人看完了诊。
而陈老等人都还在给病人诊脉呢。
于是牧兴怀便招呼他们道:“你好,你们把老爷子推到我这里来,我给他看吧。”
听见这话,那位老爷子没开口,他身后的一个中年男人就说道:“不好意思,我们是来找伍老看病的。”
“这样啊。”
对此,牧兴怀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为伍老他们的名声确实是比他要大,经验也要比他丰富得多,所以很多病人会优先考虑让伍老他们给他们看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等。
他刚刚才送走的那个病人不是一百五十号吗?
——现在他们诊所每天一共是放出三百个门诊号。
上午一百五十个,下午一百五十个。
那这位老爷子是?
牧兴怀定睛一看,这才看清楚他们的衣着。
全是高定。
牧兴怀反应过来。
看来眼前的这位老爷子应该是姓宋了。
这位宋老爷子的来头可不小。
这么说吧,他四个儿女,全都是他们所在行业的风云人物。
他是边省人。
而他之所以愿意拖着病体千里迢迢的跑到北定村这个犄角旮旯里来,主要是因为上个月,伍老回去参加一个老朋友的八十大寿的寿宴的时候,正好碰到宋老爷子最喜欢的小孙子出了事——
他的那个小孙子想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番事业来。
偏偏他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打造出来的产品没有什么卖点,根本就拉不到投资。
于是他就把目光放到了一些纨绔富二代身上。
既然是拉投资,那就不可能没有酒局。
那些纨绔富二代在饭桌上喝多了之后,脑子一抽,放出话来,说是只要他喝掉一杯茅台,他们就投资两万。
然后他一口气喝掉了三瓶茅台。
再然后他就直接醉倒了过去。
那些纨绔富二代看他醉倒了,也没有管他,就又继续喝了起来。
等到他同样已经喝大了的秘书把他送回家,他家的保姆接过他的时候,才发现他早就已经昏迷了过去。
虽然他家的保姆第一时间把他送去了边省第一医院,但是医生扒开他的眼皮的时候,他的瞳孔都已经放大了。
之后边省第一医院的医生抢救了他整整四个小时,都没能让他的情况有所好转。
正好当时伍老在边省第一医院探望一个老朋友,得知这个消息,他想起了此前在牧兴怀那里看到过的一本典籍里面的一个类似的病例,就动了心思。
在那份病历里,那位自称‘仙’的大夫并没能把那个病人抢救回来,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伍老觉得那份新的治疗方案很有道理。
然后伍老就出手了。
结果按照那份新的治疗方案,伍老还真就把他从鬼门关上拉回来了。
就在两天前,他出院了。
而且他只是落下了一些后遗症,甚至都没有变成植物人。
他出院之后,他父母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宋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