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吧?”尤利西斯苦笑,“我并没有意愿出这个风头。”
“我也没办法,这是节目组的要求。根据F国传统,每位侦探在破解完谜题后,都要在所有相关人员面前阐述破案思路,指证出凶手,人越多戏剧冲突性越大。当然,如果罪犯痛哭流涕地原地忏悔,整个流程就完美了。”彭潇潇无奈,邀请他上前。
尤利西斯的身影一出现在栏杆边,底下顿时传来一阵骚动。
穿着一身白色西装的长发督察长实在优雅美丽。
他简单汇报了下目前53起案子中的7起谋杀案,凶手目前已经在早晨集合的时候被白逐和卢克抓住了。
“剩下的案子还在着手调查,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下船前将所有罪犯都抓住。”尤利西斯说完,准备离开。
萧焚挡在了他的面前。
尤利西斯疑惑地看着他,这时候,他身后响起方斯廷的话。
方斯廷站在栏杆边,道:“这是已经破获的几起案子结果。这几天,各位乘客讨论度最高的三起案子——毒葡萄酒案,密室杀人案,以及密室自杀案,目前我们也取得了最新进展。”
方斯廷的声音沉稳清越,凛冽中带着杀伐果断的铿锵,底下的躁动声顿时安静了不少。
【什幺时候查的,我怎么没看到。】
【这两天就看到他和焚哥在到处玩了,天天营业撒糖,主业都忘了。】
【这回看你们怎么说出个一二三来,别以为有名气了就可以随便对待节目,各种摸鱼划水。】
【实在是对缉查员这个职业不负责任,万一现实中也是这样,那些真实的受害者怎么办?如何对受害者的家人朋友交待?】
【这期缉查员人数多了,表现却拉胯了很多,连老嘉宾都这幺不给力。】
【别人刚开了个头,表达一下疑惑而已,你们就上纲上线的,好像要置人于死地一样。每次都被焚哥打脸,还每次一遇到点事就咋咋呼呼的,在网上碰到你们这群人真是倒了血霉了。】
【我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个什幺花来。】
“让我们先从第三起案子密室自杀案开始说起。”随着方斯廷的话音响起,大厅的一块空白墙上出现了投影,屏幕上是他们查到的纸质案件资料扫描件。
“这回还搞PPT?这幺正式吗?”
“有种打工人参加公司全体会议的味道了。”
“方督察向我们汇报工作,这体验还真稀奇,好幸运能在现场参与。”
乘客们议论纷纷,仔细一看,上面是邮轮楼层平面示意图,唯一的红圈就是死者的房间。
“密室自杀案其实很简单,兰妮女士在进入房间后,被蹲守和尾随而来的凶手钳制迷晕,而后遇害。杀人手法十分简单老道,唯一能找出凶手是谁的证据,只能从密室下手。”
“那么你觉得凶手是嫌疑人中的哪一个?”卡多奥肥胖圆润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满的怨气。
这两天他和利欧都在查案子,走访审问相关人员,只有方斯廷什幺也没做。
“我走访过和兰妮有过接触的所有人,他们全都有不在场证明,压根没有作案时间。”他道,“难道你觉得他们用了什幺诡计吗?你什幺都没查,这个时候难道还能变出证据来吗?”
利欧在他们这些缉查员中资历最浅,不敢应声,但从表情上可以看出来他也有点不满。
“因为凶手不在他们之中。”方斯廷不羞不恼,看着他的眼里升起一丝兴味,“凶手是在随机作案。”
【竟然是这样吗?那这种很难破解吧?客房走廊如果有监控的话,那至少能够知道附近徘徊踩点的人是谁。】
【别说踩点的人了,谁进房间刀的人都清楚了。】
“在勘查现场的时候,我们注意到,死者房间内的所有物品都是靠近左侧摆放,因为船上她的朋友都是刚认识的,所以也不清楚她到底有没有这个习惯。但是,这里有一个细节,死者的牙刷牙膏是靠右侧摆放。”
“如果兰妮有这个习惯,那么对于每天都有用到的东西,必定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严格朝向左侧,但是没有,说明兰妮并没有这种强迫症。而观察现场我们可以知道,一些重的东西基本都是摆在左侧,而轻的东西,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塞满柜子抽屉的每一个格子。”
“这能说明什幺?”利欧疑惑道。
“这些东西都是凶手故意为之,目的是为了掩盖自杀的真相,也就是密室之谜。”方斯廷站在白色的栏杆前,接受所有人的注视,“我们所处的地方不是陆地,而是邮轮,邮轮地面发生□□,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176章 三起案件啦
“竟然是这样的吗?!因为邮轮会往□□, 人和椅子会滑向左侧,所以也就造成了椅子抵在门上的情况,看起来象是密室, 实则凶手早就走了。”大厅里的乘客反应过来。
“不可能,我都没有感觉到船的地面有倾斜。”有人提出质疑。
“时不时浪大的时候感觉到一点, 但是, 有向□□的, 也有向□□斜, 总之就是在左右摇晃。”
“就算凶手将所有物品都靠左摆放, 按理说至少有些会歪七扭八的吧?为什幺全部物品都会一直保持靠左?”
这时候萧焚往下丢了一颗弹珠, 清脆的声音响起, 弹珠弹跳了几下,往左滚到墙角边才渐渐停止。
他懒散地靠在栏杆边, “这时候整艘船都是往□□斜的, 你们感觉到了吗?或者说, 因为这艘船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造成船只一直是略微向□□斜的。”
他们仔细感受了下,还是没有感觉。
在船上待久了, 他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船只的□□和偶尔的摇晃。
“不对啊, 如果整艘船一直都是□□的, 为什幺别人的物品都没有统一向□□斜?”乘客疑惑道。
“其它的不够滑。”方斯廷道,“兰妮坐的那把椅子的椅脚防滑垫不见了,她体重比较轻,如果有足够的时间, 她和椅子会慢慢往□□滑,直到抵在门背后,堵住房间唯一的出口。”
“我还是觉得没必要。”人一多, 质疑声就越多,“既然别人的物品不会轻易地左偏,那么兰妮房间里的物品同样不会,凶手这样统一往左边放,不是反而提醒了缉查员地面可能倾斜?”
“这和兰妮房间位置有关。”方斯廷解释道,“她的房间在中高楼层的船尾,本来颠簸性就比其他房间大,左右摇晃之后,她房间的物品如果没有这样挤满卡死摆放的话,大多数物品最终会偏向左侧,这反而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果一开始就让物品归为左侧,我们还会怀疑一下兰妮有强泊症的可能性,并不会想到地面倾斜。所以,凶手是根据房间位置挑选死者,可能在她遇害后才知道其名字,调查兰妮的人际关系并没有用。”
“第二起案子的所谓密室手法很简单,我们之前就验证过,这里不多加赘述。”
“至于第一起案子,亨利先生的毒酒,手法同样很简单,但两个前提条件让这个凶手的身份暴露。”方斯廷道,“1、凶手必须知道保罗先生的名字,2、知道他原先应该住在13楼。”
“可这酒是送错了的。”利欧不解道。
“你仔细看送酒人给前台留下的字条。”方斯廷翻到那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