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快意恩仇录(43)

2025-10-10 评论

1961年6月1日,共产党出身的谢然之接任国民党第四组主任。在他接任后五个月,同年11月1日,我在《文星》发表《老年人和棒子》,从此兴风作浪,使国民党怒形于色、谢然之喜上眉梢。国民党怒的是,李敖从文化思想上挖它的老根;谢然之喜的是,又有一票封杀的大买卖可做矣。在谢然之的带头媒孽下,《文星》处境日渐恶化。拖到1965年11月,正好发生了谢然之与余纪忠公开冲突事件。余纪忠在11月29日的《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上,以社论“党纪国法不容诬陷忠良——请谢然之交出证据来!”为题,质问这个国民党“败类”,我索性“趁火打劫”,一方面请萧孟能去找余纪忠,取得联合作战共识;一方面以《我们对“国法党限”的严正表示》一文,用矛盾战法,引蒋介石言论以讽谢然之。12月4日,《中央日报》登出《中央四组与(征信新闻报)双方表示误会冰释》。后来余纪忠向萧孟能抱怨,说你们出手这么重,可不太好。同时12月3日的《公论报》上以短论评论,说:“有兄弟两人,因细故误会,偶尔失和。做邻居的人,应该善意规劝,使他们重修旧好。绝不可以大唱‘反调’,推波助澜。”我看了一笑,心里想:一点也没错啊,他们是“兄弟”,我们是外人,说得可真好!我写《我们对“国法党限”的严正表示》一文,表面上,是抨击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四组主任谢然之的作风;事实上,只是“为例”以概其余,隐指国民党总裁言行不一,未按“宪法”规定,把党部自司法界和军队中撤出。这篇文章构成了《文星》被消灭的最后条件,杀身之祸也就立竿见影了。杀身之祸是那年12月间筹印《文星》第九十九期时发生的。第九十九期预定1966年1月1日出版,可是12月15日,警务处转下警总(54)训唤字第8706号代电查禁《文星》第九十八期;25日,又发生了情况,台北市警察局五分局(中山分局前身)的警员直扑中山北路一段67号清水商行印刷工厂,收扣了部分稿件;27日,由市长高玉树出面做狗腿,下达了停刊一年的命令。一年以后,谢然之主持的第四组秘密行文给萧同兹,不准复刊,《文星》杂志从此便进入历史了。在澳洲的居浩然看了我这篇杀身之作后,写信来,责怪这篇文章好像在“清君侧”,其实仔细看去,并非如此。君之侧固然是无耻小人,君之本身,亦反证出“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因果责任。蒋介石的左右在为他朗读这篇文章后,立刻气得下手令:“该书店应即迅速设法予以封闭。”可见伤到要害,蒋介石本人都感觉出来。当然,在那种“冰河期”中,写这类文章是无法畅所欲言的,只能欲说还休地点到为止。正因为这篇文章有这种缺点,所以在多年以后,它正好用来彰显出当年文禁文网是何等威风,而我们在那种威风不敢捋虎须的勇气,是今天“不知稼穑之难”的青年人所不能想象的。虽然国民党即时查禁了《文星》第九十八期,禁止这篇文章流传,但是海外报刊上,却颇多转载。后来我又写了一篇《我们对“言论立场”的严正表示》,寄到海外,其中掀了谢然之不少底。这两篇文章在中国言论自由史上,都有它一定的地位,自不待言。谢然之权倾一时之际,住在天母三路35街5号,看中了下女,奸之成孕,被太太发觉,怒将孕妇赶出家门。后来太太一想,自己既然不能生,何不收个儿子?于是遍寻下女,找了两三个月才找到。不料下女拿乔,敲了两万元(近四十年前的两万元),才把儿子交出。谢然之的无行,此为一端。但无行没关系,他仍深得另一无行者蒋经国的欢心,后来自第四组主任荣升中央党部副秘书长,再外放为驻萨尔瓦多大使。这一外放,放出了麻烦。——大使卸任后,他对蒋家王朝已无信心,乃抗命不归,见风转舵,投奔美国。蒋经国气得要命,但对小人之叛,毫无法子。1981年,许荣淑《深耕》杂志第八期刊出谢然之在美不归的事。谢然之居然老脸皮厚,写信来更正。说他只是“来美疗疾。……大节所在,义无反顾。……鄙人因病滞外,纯系健康问题”云云。《深耕》主编林世煜问我怎么处理,我说信可以刊出,但是注明除非谢然之肯回来,否则一切自谓忠贞,都无以证明。谢然之当然不敢回来,他的更正都是假的。同年11月7日,《自立晚报》刊出省主席李登辉在省议会公开承认国民党中“有彭德、谢然之等败类”,我看了哈哈大笑。我说,国民党搞出这些败类来防范我们的思想,但是真正出问题的,却是国民党自己。国民党自作自受,真活该啊!同时,我忍不住要质问:你们他妈的国民党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当年豢养这些忠贞分子,职司钳制言论之责,整天整我们,说我们思想有问题,现在时穷节乃见,原来有问题的,全是你们窝里的,这下子可怎么办?人是你们用的,如今出了纰漏,你们没有一声自责、没有一句抱歉,好意思吗?说你们该负道义责任,太抬举了,你们该负的,其实正是不义责任。为了你们的不义,多少年的岁月与心血,都耽搁了、泡汤了,你们的祸国殃民,可真不小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