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相信自己有很多有意义的事等待去做,自己很忙,自己没功夫唉声叹气、自怨自嗟、咀嚼痛苦、奉陪纠纷。
(12)相信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不挫折在这里就挫折在那里。得失也是大致平衡的,不失在这里就失在那里,这里失了,那里会得,这里得了,那里会失。这里的挫折提醒你防备了那里的更大的危险,所谓破财可以免灾,小病可以免掉大灾。这里的小失也许同时准备着那里的大得,那里的小失也许准备着这里的大得。
第四,主动性。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依天行健,自强不息。关键在于什么情况下都有事干,至少是有科目要学。任何情况下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活计,长进的可能,积累的可能。找不到百分之百的可能就找百分之一的可能或千万分之一的可能,一点点可能也要发挥其作用。而毫不在乎有什么说法,有什么眼神。
第五,乐群、和群。在群体中感到有趣而不是痛苦,三人行必有吾师,而绝非三人行必有吾仇。
第六,适度的矜持。从而有所不为,有所不争,有所不言,有所不问。
第七,情趣。盎然,充沛,丰富多彩,津津有味,勃勃生机,其乐无穷。绝对不是贫乏、枯槁,单薄可怜,索然无味,死鱼眼睛,其苦无比。
第八,集中精力,长期不懈,百折不挠,务求做好本来就应该做好也可以做好的一件或几件事。
更令人震撼的是时间,时间比你想象得有力得多,无情得多,时间主宰着我们,像暴君。一位研究者曾经评论我的作品常常以空间的转移来写时间。是的,到日本使我想起童年,我的童年是在日军占领下的北京度过的。到新疆使我想起中年与壮年。而俄罗斯呢,一到俄罗斯青年时代的记忆就纷至沓来,浑若不胜。
我没有受过完好的学校教育,所读书卷也很有限。有时承蒙不弃,被认为还有点什么思想见解,并不随波逐流也者,首先是得益于生活实践的启示与好学好问的感悟。
就是说,我承认“实践出真知”的基本命题,同时也不否认基本之外的例外与变异。
马上就是我的生日了,积自己人生之经验,我能够告诉读者们一点什么呢?
第一,不要相信简单化。
我到处讲一个意思: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决复杂的问题说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凡把麻烦的事情说成是一念之差,说成是一人之过,以为改此一念或除此一人则万事大吉者,皆不可信。
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说实话,我这一辈子还没怎么碰到过这么便宜的事情。大多数,绝大多数,是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反而更加突出激化、更加麻烦了。
所以我虽然赞扬针灸,却不相信点穴和咒语。
我知道世上没有万能药方,所以我也不为某味药的失灵而气恼或反目为仇。我常常不抱非分的期望,所以也很少过于悲观绝望。
第二,不要相信极端主义与独断论。
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资无两个阶级。
要善于面对和把握大量的中间状态、过渡状态、无序状态与自相矛盾的状态、可调控状态、可塑状态,等等。
世界上的事情绝对不是谁消灭了对方就可以天下太平、光明灿烂。动不动把自己树成正确正义一方,把对方扣成错误乃至敌对一方,动不动想搞大批判骂倒对方——不论是依势的甲批乙还是迎潮的乙批甲,都带有欺世盗名、自我兜售的投机商味道与小儿科幼稚。要学会面对真正的大千世界而不是只“面对”被某种意图或者理论过滤过、改绘过的简明挂图。
在没有绝对的把握的大量问题上,中道选择是可取的,是经得住考验的。
第三,不要被大话吓唬住,不要被胡说八道吓唬住,不要被旗号吓唬住。
因了发明一句话而搞得所向披靡者,多半大有水分。大而无当的论断下边不知道有多少漏洞和虚应糊弄。
过犹不及。过于伟大或过于卑微,过于高明或过于愚蠢,过于奇特或过于陈旧的话语,都值得怀疑。
不要陷于标签与旗号之争,不要认为一划类、一戴帽子就可以做出价值判断。不要以为一划类、一判决世界就井井有条了——多半是相反,更加歪曲了。
戴上桂冠的也可能是狗屎,扣上屎盆子的也可能冤枉,这是其一。桂冠云云可能本身就不可贵,盆子云云可能本身就不丢人,这是其二。同一个类属或概念之下可能掩盖着各种不同的状态以至于性质,这是其三。你的分类法本身就没有被证明过,你的划类术又极低智商,因此不足为凭,这是第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