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些作家,能力强,可以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故事完善的表达出来。而我,是一个“非小说”的文字工作者,所以甚而不会用第三人称“他”来写作。我并不认为每个人必须清楚自己才写作,以旁观者的立场去写作是很好的。可惜我没有这种功力。
三、一幅画的本身原本就是一幅画,但观者不同,它便可以因此千变万化,所谓“见山不是山”也。对于画,我没有想过它是不是“推动的力量”。但我能欣赏许多好画,非常沉醉,常常人入画中不知归,倒是要自己推动自己才舍得由那个境界中出来。好画是把我推进去的,这种力量也可谓是一种动力吧。
四、过去并不是有形的东西,也不必依靠有形的物体来缅怀提醒,过去是造成今日我们本身的必须过程,它存在我们生命中,是遗失不了的。收集东西不算收集过去的生命——由形而上学的观点来说。
五、我同意入境随俗,但不忘我。我不同意你说的处任何环境就要做出合乎当时环境的举止。如果我处身在一个大家都打麻将、吸毒、抢劫、奸淫的环境里,我便不随。
以上是您的问题,我给做了答题,不知您满意吗?祝安康
三毛上
三毛姐姐:
我是来自东南亚的缅甸侨生,现就读于建国中学,我想请您为我的小侄女取一个您最喜欢的名字,这是我住国外的大哥来信要我找一个中文名字,我们的姓又很奇特,姓“番”,所以想请您帮忙,请不要拒绝好不好?敬祝健康快乐
番绍扬敬上
绍扬:
台湾中华书局印行的《辞海》里,对于你的姓——“番”,这个字有数种解释,其中有一条说的是:番,姓也,史记河渠书索隐:“番,音婆,又音潘,诗小雅云:‘番维司徒’番氏也。”按图书集成氏族典云:“番姓为吴芮封番君,子孙因氏,读婆,番字虽有潘婆二音,而在姓宜读为婆。”
照这么说,这个姓应当发音为“婆”。
如果是我的女儿,便喜欢叫她——番一林。
两个立着的字在上下,中间不好加太横太胖的字体,又不能太瘦长,干脆用一个数——一。
一林,象征一种风华,是活泼而有生命的林木,极有生机的一片景色。
无论男女,这样的名字,称呼起来是高雅而清朗的。再说,这个名字笔划不多,看了不易忘,容易发音,而且也很普通,是一个好名字。
当然,这是极为主观的看法,我个人很喜欢。
不过,如果你的家人相信中国人所谓“阴阳五行”说法的话,那么这个名字对于五行中缺木的人是再合适不过,如是缺其他的水火土金之类,便不合适了。
小小的意见,请你参考。取名是大事,仍然由家中亲属给取比较合理,你说是不是?谢谢你。
三毛上
亲爱的好孩子:
你的来信和文章收到很久了,去年夏天你正初中毕业,今年,一个高一的学生,不知已经进入了哪一所学校就读?你的来信是正当考上高中时写的,对不对?当然,陈姐姐(谢谢你对我的称呼)一定承诺你,不将文章与来信公开发表,也不提你的名字。可是这一篇文章写得太动人了,写出了许许多多少年人心中的苦痛、挣扎、反抗与追寻,更写出了一个少年人对整个人生期许的无能为力与焦急。这样多的来信中,是你,好孩子,将这份共有的少年情怀表达得最真切。你不寂寞
大约已是半年过去了,我仍然不能从你的来信中完全释放出来,这也是因此没敢立即提笔给你回信的原因,因为盼望自己的情绪不要因这样一封长信而混乱,甚而与你同哭同笑,忘了在泪笑之外尚应当整理的一些观念。事实上,在这半年内,你内心强烈的哭声,令我失眠了一次又一次。孩子,你不寂寞,陈姐姐看见了你,在这个世界上,你不是没有人了解的。如果,你肯将内心的苦闷,不只说给陈姐姐一个人听,相信你会有另外三五个朋友,而你,却是不肯说的,是不是?
父母也是苦的
许多时候,做家长的人,因为本身担当着许多人生的艰辛和责任,这种生活,并不全然完美,而又不得不承受下去,他们是伟大的!因为做父母的,从孩子一出生,便成了爱的囚犯,而且这种父母囚犯,是终生的,不能因病外保,也没有假释可言。亲爱的孩子,不要生气陈姐姐好似又在替父母讲话,请你看下去好吗?也因为为人父母的艰难,父母们常常会忘了一点点小事情,那便是——孩子对人生的选择尚在迷茫时期,孩子并不一定同意父母用在他们身上付出的关爱方式,更别说强迫读书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