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很多,都是纸面上诚诚恳恳的一些感想,要是青年朋友不要性急,慢慢的去看,目前也许不会有任何答案,可是十年后,也许感受到的比这篇文章会更深更明白许多人生的必经之路。毕竟在这条路上,我个人走得也十分不安稳和艰辛,也是一个不算有智慧的人,只是一份真诚罢了。题目叫它《少年愁》,也是因为那首说少年人无愁的诗句感怀而起。少年、青年是真愁的。人生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个情景刚刚才由心里生出,是非常迷惘又无助的。青年节,愿与朋友共勉,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三毛
前两年多,我刚从远地做了一场长长的旅行回来。为着说说远方的故事,去了台中。
也就是在台中那一场公开谈话结束之后,“明道文艺社”的社长,老友陈宪仁兄邀我次日清晨去一趟设在台中县乌日乡的明道高级中学,说校长汪广平先生很喜欢我去参加学校的升旗典礼,如果能够去一趟,是十分欢迎的。汪校长自然是早已认识的长辈。
当时,立即就答应了,可是为着早起这桩事情,担了一夜的心,深怕睡了就醒不来,所以没有敢睡,一直等着天亮。
生平怕的事情不多,可是最怕学校和老师。这和我当年是个逃学生当然有着不可分隔的心理因素。
明道中学是台湾中部著名的好学校,去了更心虚。升国旗,唱国歌,面对着那大操场上的师长和同学,我都站得正正的,动都不敢动。就是身上那条蓝布裤子看上去不合校规,弄得十分不自在,而那次去台中,没有带裙子。
升完了旗,汪校长笑眯眯的突然点到我的名字,说请上台去讲十分钟的话。当时,我没法逃掉,吓得很厉害,因为校长怎么上千百人都不点名,光就点了我——而且笑笑的。
只有一步一步上去了,心里一直想古时的曹植,曹植走了七步路出来了一首诗,那么我走了几步可以上台去讲十分钟的话?那么多精明的老师都在看着我,笑笑的。
就说了,说五分钟话送给女生,另外五分钟给男生。十分钟整,下台鞠躬。
说完,校长请同学们乖乖回教室去上课——好孩子的一天开始了。又说,要同学跟三毛姐姐道个早安加再见吧!
才说呢,一刹间,男生的帽子哗一下丢上了天空,朝阳下蓝天里,就看见一群飞鸽似的帽子漫天翻舞,夹着女生的尖叫——就在校长和老师们的面前。
当时,嗳!我笑湿了眼眶——为着这不同的一个时代和少年。在我的时代里,哪有这种师生的场面?
以后,想起乌日乡,总看见听见晴空里那些帽子在尖叫。后来,宪仁兄问我给不给明道的弟弟妹妹们写些东西?我猛点头,说:“写好了!当然写!”
《明道文艺》是一份极好的刊物,这许多年来,坚守着明确的方向默默耕耘。它不只是一份最好的学校刊物,也是社会上一股难得的清流,校外订阅的人也是极多。就这么,“三毛信箱”,因为个人深喜《明道文艺》的风格,也就一期一期的写了下来。
感谢宪仁兄的鼓励,使得一向最懒于回信的我,回出了一些比较具有建设性的读者来信。
其实,回信之后,受善最多的人,可能还是我自己。藉着读者朋友的来信,看见了本身的不足和缺点,这些信件,是一面又一面明镜,擦拂了我朦胧的内心。这份收获,是读者给予的,谢谢来信共勉。
三毛:
每当遇到有不满的事,或遭遇到挫折时,脑中就会浮现您的影子,您常要我们心存感谢,就凭着“心存感谢”这四个字,常常使我自己在不如意的时候快乐起来。
在《明道文艺》的“三毛信箱”一栏中,常看到写信给您的人,多数在诉苦、抱怨、不满。当我在“三毛信箱”栏中看到若尘写了这么一段话:“不要问我从那里来,索性忘了我是谁吧。因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浪汉’,一个在阳光下拖着慈悲的影子。默默地一步一步趋向救苦救难的平凡的人。”看到了后两句话时,三毛,我多么地感动,更为您庆幸有这么一位读者,更感到他是一位多可敬的人,而且是一位不平凡的人。
此时,我感到难过,因为在我周遭的人,甚至我的朋友,他们没有人常心存感谢,而只是不断的在满足自己,而我竟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们,这真是令我感到惭愧的一件事。祝福他们,更祝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