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162)

2025-10-10 评论

中将刚说罢,一个人便将自己手中的枪递给了他。

中将拍拍那人肩,笑了笑。

于是人们纷纷从地上捡起枪,一一还给战士们。

于是那些自己拿着枪的人,或交给了战士们,或放在地上了……

人们似乎都觉得很索然。无论是“太阳旗派”的人们,还是“五星红旗派”的人们,无论是那些真爱国的国家崇拜者国家图腾主义者,还是那些视此番爱国贡献为今后某种大资本的投机男女,以及那些纯粹为了捍卫各自存折的亡命徒,也都觉得索然起来。各类人的索然,都要比中将感到的索然内容复杂得多。人们不但觉得索然,还都觉得若有所失似的。好比为了争夺玩具而打起架来的儿童,当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玩具,并是他自己喜欢的那一个时的情况。

最觉得索然觉得若有所失的,是双方的头儿们。他们的地位,不但没有了继续存在的意义,甚至连点感激也没得到。分明地,双方的人们,竟都开始以怀疑的目光望着他们。人们仿佛都因盲从而羞愧。并都以那种怀疑的目光,洗清着自己,一股脑儿将各种责任往他们身上推似的。这使他们感到被公众出卖了。

中将却没有趁机进一步孤立他们的企图。他交代给他们一项最适合他们目前做好的任务——集中一切空投下来的食物和饮料,按照儿童、老人、妇女优先的原则分发给人们。女人在这种时候总是比男人率先接受秩序的。她们自发地组成了妇救队,担负起了照料伤病者的天然使命。

中将接着去和“公社”方面进行谈判。

他对他们说:“如果你们需要吃的、喝的、药品,你们现在就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去领取。如果你们想得到的是这座城市,那么它现在归你们了!”

而他们不想得到这座处处废墟、满目疮痍的浮城(162)了。在伟大的无限美好的理想和面包饮料之间,他们都毫不犹豫地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后者……

浮城(162)静悄悄地漂入了海洋上的又一个黑夜里……

 

灾难之后,当活人们确信眼下是安全的且没什么后顾之忧了,首先想到的是对死人的责任。悲痛也总是在这时才表达得淋漓尽致。悲痛归悲痛,活人们打发死人们到另一个世界去的章程,却从来都是灵活机动,速办速决的。

一具具尸体被投入海中。

人们全都站立在漂浮的“海岸线”边上,凄凄惨惨地与死人们的灵魂告别。

哭声又一次震撼整座浮城(162)——不,震撼着这漂浮在海洋上的废墟之地。

然而一种无比奇异而宏大的景观,很快地,便以它的雄伟气势,抑制住了人们的哭声,使人们的目光不得不关注到它,并发出怵极诧绝的惊讶:

“那是什么?那是什么!”

“妈呀,冰山!”

“噢……老天爷啊,我们漂到北极了么!……”

“完了,完了,完了!都完了!……”

几海里外的海洋上,仿佛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地矗立着冰的屏障。

不,那分明是冰的长城!

望不到从哪里开始。也望不到在哪里中止。只不过没有城垛。没有烽火台。但比任何一段长城要长得多。比任何一段长城要高得多。其巍峨险峻,亦非任何一段长城所能类比!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银辉灿灿。虽隔几海里外,仍刺得人眼目为之难开!海洋由于受到阻挡,在它的“城”基下发泄着大的愤怒!恰如“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乱流争迅湍,撞碎仕琉璃,高涛蹴天浮,指顾雪成堆。那一种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直可叫做无边天做岸,有力浪攻山!

“是……海市蜃楼吧?……”

那当然不是海市蜃楼!

那是高耸于海洋上的一个无可争议的现实。一个光芒万丈的现实。

在它的后面,便是这座浮城(162)上的人们为之所憎为之所忧为之所喜为之所亢奋为之曾各踞一方固守阵地为之曾誓言铿锵似乎真的要战斗到底的九州岛。

它是日本用高科技之电子冷在海上筑起的护岛之墙!

虽然,日本的史学家们,考古学家们,越来越认为,大和民族极可能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支脉,日本人的血管里极可能都流着中国人的血,在日本国土上,有越来越多的热衷于“寻根”的日本人虔诚地朝拜徐福庙,但一下子真的有一座彻底变成了废墟的中国城市从海洋上漂到门户前,他们便不免惶恐了。尤其是,他们的人造卫星将这座中国城市的混乱情况早已传播给他们了。有关专家经过分析、讨论和辩论,感到这座城市上的中国人的心理,普遍的状态是三分正常七分不正常,都需要看心理医生。他们害怕这些中国人心理上的混乱情况,甚于害怕这座城市本身的混乱情况。这么多这么多心理状态三分正常七分不正常的中国人,忽然都如不速之客,不邀自至,将如群蝼群蚁般地卷入门户,进而遍布东京、大阪、名古屋,遍布一切日本大小城市的话,那对于日本来说,将是多么的不堪设想啊!他们简直是有些如临大敌了!整个日本都为之忐忑不安。他们没有那么多盘子供如许多中国人刷。也心疼那么多日元可能将被如许多中国人挣了去。财经专家们的预算表明——每年可能被如许多中国人挣了去的日元,是一个会使日本举国上下为之惊悸的天文数字!何况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把“挣资本主义的钱”作为口号的中国人,会心甘情愿安分守己地老在日本刷盘子。一旦如许多中国人觉得刷盘子刷腻了的时候,可该怎么对付呢?他们推断出,这座变为废墟之地的浮城(162)上的中国人,三分之二都有过当“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历史。于是研究过这段中国历史的日本专家,引用毛泽东那句著名的语录“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对他们的国家敲响警钟。于是他们想到了秦始皇定国安邦的老办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