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26)

2025-10-10 评论

每年回归故里,总不忘去乡村走一次,想寻找一些遗落的故事。古井长满青苔,院墙被荒草攀附,老式宅院,仅剩几家残缺的炊烟。村里人家,挣了银钱的,皆筑起高楼,将明清遗风的古建筑,荒弃于原处,再不问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有时候,只要想着那些老宅,住过明清时代的人,心中便生敬意。他们的一生,有如乡村的山水一样简朴清明,所看到的风景,亦只是白云清风,明月翠竹。日子宁静却不乏味,四季耕种,以及年节时的热闹,集市里的喧腾,比起京都,却是另一种繁华。

一个人,可以一生一世守着一片土地,亦是幸福。人生沧海漂流,太多的起落沉浮,离合聚散,唯有从容以待,方可安然度过。半生辗转,天涯无主,最终的归宿,亦只是一处安静的小屋,取几两阳光佐酒,盛半斤雨露煮茶。

总觉得,我应该回归旧庭深远,择一座沧桑却精致的老宅,白日养花喝茶,夜晚隔窗听雨。闲暇时,寻访山中隐士,或乡野人家,直到暮色熏染了整个村庄,我在炊烟中找回当年熟悉的记忆。

多少人一世奔忙,被时光追赶,竟忽略了,老了的那一天,想要的生活,亦不过是简衣素布,淡饭粗茶。而我只是那个提前老去的人,不舍把自己抛掷在滔滔世浪里,疲惫无依。都说知足常乐,如此这般真的很好,简单安稳,清宁自在。

假如心有所想,我亦会在某个风轻云淡的日子,选择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只是无论于哪座城市,只做一个萍客,淡淡来去,不惊不扰。遇见谁,或者别了谁,都从容淡然,因为今生,再难重逢,来世亦不会相见。

世间风物最长情,唯草木山石,知阴晴冷暖,解悲欢离合。得美玉,如遇前世的知音。一个人,在静夜里,煮一壶佳茗,与之深情对话。任凭过往沧海桑田,涉万水千山,此后我便是它的主人,与之共处红尘,朝暮相对。

《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又云:“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玉如君子,亦为美人,温润有德,秀丽灵气。美玉的前身其实并不美,它原本只是一块石子,历千万年岁月冲洗,经世人雕琢,方有了神韵和光泽,滋养了众生,亦被众生滋养。

《红楼梦》里贾宝玉佩戴的那块通灵宝玉,原本是女娲弃于青埂峰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后自身修炼,通了灵性,方落入人间,于红尘中演绎一场爱恨。这块美玉,在温柔富贵乡里游戏十余载,尝历千般幻灭,终决意飘然离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都说每块玉石,皆系着一段前缘。通灵宝玉曾幻化人形四处游玩,被警幻仙子封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在西方灵河岸与绛珠草结下木石前盟。再后来各自转世为人,同住在大观园内,他在怡红院里终日嬉乐,她于潇湘馆内情思绵绵。

为这块美玉,林黛玉不知流过多少眼泪,她始信美玉须有金锁相配,可偏偏拥有金锁的人是薛宝钗。若说无缘,为何与他一见如故,整日为他魂牵梦萦。若说有缘,为何她素然一身,只是草木之人,无一物可与美玉配之。多少次,他为她摔玉,以表真心,许下诺言,为证前盟。

到后来,没有谁负了谁,他们都挣脱不了已定的宿命。眼泪还清之时,便是离别之日。她是焚稿断痴,魂归离恨天,他亦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别过富贵,再不生眷恋之心。空留下,一片黄金锁,为一段虚无的姻缘,痴留红尘,碌碌无脱。

宝玉曾说:“我想这个人,生他做什么!天地间没有了我,倒也干净!”黛玉却回道:“原是有了我,便有了人。有了人,便有无数的烦恼生出来。恐怖,颠倒,梦想,更有许多缠碍。”

心有碍,故生烦恼。玉石本洁净之物,自在于山水之间,散漫于日月之下,不与凡尘俗子、脂粉往来。却被众生无端牵挂,带入俗世,虽有性灵,却生情缘。玉石有情,有情则生爱憎之心,有悲欢之意,遇离合之事 。既是来到人间,便遵循世间法则,赏春花秋月,亦对主人信诺守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璧充传国玺,圭用祈太折。

人与美玉,有着不可言说的情缘。一块美玉,或许几经辗转,邂逅许多主人,但最终它只会归于一人,与之西窗夜话,生死相依。亦有些古玉,历朝代更迭,山河徙转,途经数代人的倾城时光,到最后亦寻不到真正的归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