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锦心如梭(9)

2025-10-10 评论

我不知道,如果北极融化了,人们是不是在这片海域上就再也看不到冰山了?到那时候,真不知道世界将炎热到何种地步。

想起前两年到冰岛时,听导游讲过的一段话。他说,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名字应该换一换。我们很奇怪,说此话怎讲。

他说,格陵兰的意思是“绿色的草地”,其实这是一片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那年征服者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恰好是最好的季节,看到了一点绿色,所以他们就把这里命名为“绿色草地”,其实这根本就名不副实。而冰岛呢,由于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到处热气腾腾地冒着烟,反倒是绿色的草地随处可见。

像极了奶油鸭子的小块浮冰

这段公案,也许没有人来断。

我们已经能够看得见陆地了,通常陆地就意味着文明。但是,这里是个例外,荒无人烟。大家都裹着棉衣或羽绒服来到甲板上,拿着照相机不停地拍摄。冰山不动声色地漂移着,让人们想象着它们的故乡。

当人们谈论灾难性的气候变暖之时,总会提到格陵兰。没有环球游之前,我对这一点很是不解,觉得那个地老天荒的地方,和我们隔着十万八千里,如何就能影响到我们呢?

经过一路上的科普教育,我知道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彼此密切相关,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不可能被国境线所束缚,也不可能人为地彻底阻隔。格陵兰的确是离我们十万八千里,但那里发生的事,和整个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家现在把格陵兰叫作地球命运的“转折点”,认为21世纪人类的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岛上的冰。如果这些冰完全融化,那么全球的海平面就会上升7米,这里的冰盖消失,是人类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潜在气候灾害。

碧绿的冰山如同翠玉一般

格陵兰冰盖的加速融化已毫无疑问。冰川就像下水管道中的老鼠一般涌向大海,带去了大量的冰山。在冰川封冻的表面上形成了巨大的湖泊,大量的水通过冰与冰之间的缝隙注入了冰盖中,由此就加快了冰川滑入海洋的速度。在过去的四个夏季中,格陵兰平均每年流失3800亿吨到4900亿吨的冰。当然,它在冬天还会得到一些冰,但是入不敷出,这个冰的赤字每年是1500亿吨。这些数字委实是太巨大了,当我们平日对冰的体积只是以冰棍和冰激凌计量的时候,这么惊天动地的冰体,让人丧失了反应的能力。还是说一个大家能理解的数字吧——全球变暖的效应在两极地区会被放大,只要全球温度平均升高2.5℃,格陵兰即可升温5℃。

全球变暖以致冰川融化

为了以最佳的角度来审视格陵兰冰川的融化,人们开始使用卫星监测。2007年夏季,格陵兰表面温度达到了4—6℃,高于往年的平均温度,直接导致了5000亿吨冰的融化,这个值比2006年大了30%。科学家说,2007年是令人震惊的一年,有四万座中型和大型的冰山从格陵兰岛脱落,被冰冷的拉布拉多洋流带走。冰山的内部温度从零下20℃到零下15℃不等,块头最大的超过1000万吨,长度数百米(幸好我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冰川),小的只有钢琴大小不等。冰山本身是透明的,但冰的周围弥漫着小气泡,气泡反射白光,令大多数冰山看起来是莹白色的。而非常纯净没有任何气泡的冰川看上去是蓝色的,和天空是蓝色的原理一样。至于那些绿色的冰川是怎么回事,我也说不清了,只是千真万确地看到过这种神奇的颜色。

当时是2008年的夏季,最新的统计资料还没有出来。当我站在格陵兰岛上的时候,只觉得四周温暖宜人。当地土著的孩子们把赤裸的小脚探到海水中嬉戏,欢歌笑语。也许,不断暖和起来,对冰天雪地的格陵兰来说,是福音。可怕的是它所代表的一个趋势,这个趋势正在越来越快地向地球走来,人们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巧克力所有的制造方法都是在瑞士发明的,瑞士人使巧克力的制造流程和方法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最可贵的是瑞士人并没有让巧克力长久地保持高昂的身价,而是毫不犹豫地把它从奢侈品的皇冠上拉到了平民的椅子上,成了大众化的消费品。

我是一个很爱吃巧克力的人。在瑞士的时候,导游的一句话让我来了兴趣。导游说: “世界上哪里的巧克力最好吃呢?是瑞士。为什么呢?因为巧克力主要是由可可脂和牛奶构成的。”我觉得这几乎是一句废话,不解决任何问题,疑团继续存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