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读过大文豪雨果的《笑面人》,一个苦孩子被施了刑法,脸被固定成狂笑的模样。他痛苦不堪,因为他的任何表情,都只能使脸上狂笑的表情更为惨烈。
无时无刻不在笑——这是一种刑罚,它使“笑”这种人类最美丽最优美的表情,蜕化为一种酷刑。
现代自然没有这种刑罚了。但如果不表达自己的心愿,只是一味地微笑着,微笑像画皮一样黏附在我们的脸庞上,像破旧的门帘沉重地垂着,完全失掉了真诚善良的原始含义,那岂不是人类进化的大退步、大哀痛。
人类的表情肌除了表达笑容,还用以表达愤怒、悲哀、思索、惆怅以至绝望。它就像天空中的七色彩虹,相辅相成,所有的表情都是完整的人生所必需的,是生命的元素。
我们既然具备了流泪的本能,哀伤的时候就该听凭那些满含盐分的浊水淌出体外。血脉贲张、目眦俱裂,不论是为红颜还是为功名,未必不是人生的大境界。额头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只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冰。表情是心情的档案,如果永远只是空白,谁还愿把最重要的记录留在上面?
当然,我绝不是主张人人横眉冷对。经过漫长的隧道,我们终于笑起来了,这是一个大进步,但笑也是分阶段,也是有层次的。空洞而浅薄的笑如同盲目的恨和无缘无故的悲哀一样,都是情感的赝品。
有一句话叫作“笑比哭好”,我常常怀疑它。笑和哭都是人类的正常情绪反应,谁能说黛玉临终时的笑比哭好呢?
痛则大悲,喜则大笑,只要是从心底流出的对世界的真情感,都是生命之壁的摩崖石刻,经得起岁月风雨的打磨,值得我们久久珍爱。
一、倾听天下声音
索伊拉笔下的孩子,看到了那么丰富多彩的世界。我相信,其实你我都看到过蚂蚁搬家、蝴蝶飞舞……儿时的记忆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由此得到种种激动和快乐。
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中的这一切都被漂得褪了色?我们迎接蚂蚁的快乐眼神,换成了冷冰冰的杀虫剂。
我们慢慢长大,蚂蚁仍是原样。蚂蚁和蝴蝶对心灵的影响始终存在。成长中,我们被告知倾听蚂蚁的声音是一种愚蠢,因此产生感动就加倍愚蠢。于是我们渐渐堵了自己的耳朵、蒙了自己的眼睛、封锁了自己的心……
倾听天下的声音,几乎成了儿童的专利。多希望孩子可以长大,但倾听永不消失。
二、顶楼的房客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楼。楼不高,只有矮矮的几层,可它非比寻常。你用什么奠定它的基石?你用什么修葺它的墙壁?你用什么涂抹它的房顶?你用什么装饰它的回廊?最重要的是,它的房间里住着怎样的房客。
这座楼就是我们的良心啊。不要小看了这座楼,它主宰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尤其是顶楼的位置,如同航空母舰的舰长室,具有一呼百应的威严。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不但有越来越发达的科技,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善良、勇敢、诚实、坚定、柔韧、助人为乐、百折不挠等高贵的品质。把这双份的遗产传承下去,是人类得以发展和进步最基本的保证。
是谁住在你的顶楼?请检查一下你的房客的身份证,确认谁是你的司令官。
三、童年画
在我们的印象里,童年像什么呢?
它可能是油炸薯条的味道,也可能是雨后青草的呼吸。它可能是琅琅的读书声,也可能是赛场上迸发的呐喊。
我猜想,即使是哲学家,他的童年也不会只有无止境的思索。即使是科学家,他的童年也充满着风和树的影子。
当爱因斯坦做出一个歪歪扭扭的小凳子,当爱迪生趴在稻草上准备孵鸡蛋,那种时刻的快乐,该不会比他们创立“相对论”和改造灯泡时少吧?
岁月把苦难酿成了感动,贫困时的相濡以沫变成了温暖。回望童年,才会愕然发现,深藏在记忆里的风景不用刻意思考,存在就是快乐。
四、家比天大
我们看到很多回忆父母的文章,被深深地感动。因为这是世界上最纯粹、最无功利的爱,一如月亮洒向大地的清辉。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对狗没有研究,不敢妄说,前半句觉得几分不确,似可改成“母不嫌儿丑”。
家肯定是没有天大的,但在孩子的眼里,家就是一切,父母就是一切。孩子越小,家就越大,当孩子长大之后,家就渐渐地小了,天就真正地大了起来。孩子从家中走出,头上是蔚蓝的天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