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各个小部落的人紧张地交流着食谱的心得,好彼此取长补短。比如,我们就知道了外科的医生们,打算把炊事班多年不敢涉及的干海参,给大家烹一个“红烧参段”尝鲜。这道食谱的发起人,是一位山东籍的外科医生,人称“山外”。他从小在海边长大,对鱼虾类由衷地热爱。阿里高原可能是全中国离海岸线最远的地方,想吃海鲜的人们,只有仰天长叹、顿足捶胸的份儿。“山外”医生有一天意外地在炊事班库房,发现了黑若木炭的干海参,大喜过望之后紧接着就是怒火中烧,责怪炊事班为什么不做给大家吃。班长很有涵养地说,谁知那是个啥虫虫?吃坏了大家的肠胃,你的事还是我的事?
不论“山外”医生怎样咬牙跺脚地保证,这绝对是一道高蛋白、高营养的美味佳肴,班长还是固若金汤,不为所动。最后说,你是指挥刀子的,我是指挥勺子的,咱俩两不掺和。你给病人开膛破肚去,这里我说了算!
“山外”医生胳膊拧不过大腿,只有隐忍着,等待时机以求一逞。这次可以光明正大地动手了,自然要实现他的梦想。
内科医生更是独出心裁,说是有一道拿手的菜,现在高度保密,到时候让大家口水流得把地上砸个坑。
大伙焦急地等待着初一的晚上,那将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时刻。别管到时候能吃上什么,单是这份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心劲,就让人兴奋不已。
久久盼望的节日终于到了。初一一大早吃了饺子之后,小如就率领我们占住了大铁锅,因为棒子面粥是没法用高压锅煮的,山上水的沸点低,为了保证粥的效果,只有笨鸟先飞,早些开始动手。再加上各种方案不论怎样变化,总得用炊具。炊事班就那么几口锅,下手晚了,就没法操练了。
自从河莲拉着我完成了熬棒子面粥最艰难的工序,搞到了原料,我们俩几乎有了游手好闲的资本。人家都忙,我俩袖着手,在营房里乱转。我说,还是给小如帮帮忙吧?
河莲说,一个穷人饭,有什么难做的?让她们干吧!你去掺和,人家还觉得你争功呢。
我们穿着新军装,东张西望,不知怎么到了外科。几个外科医生愁容满面,恨不能用手术刀自刎的模样。
我们忙问,这是怎么啦?
“山外”医生长叹一声,并不回答,只把一只脸盆状的行军锅,端到我们面前。锅里半盆冷水中,沉淀着一些黑石子样的东西,四周略有些发黏,好像被烤煳了的沥青蛋蛋。
这是……噢,海参!河莲悟性甚好,立刻判断出黑蛋的实质。
这还不能说是海参,只能说是海参干。“山外”咬文嚼字地纠正。
河莲说,甭管它到底是什么了,你们今天晚上就请我们吃这个?
“山外”医生说,已经泡好几天了,谁知它这么顽固,完全不动声色。你会发海参吗?
河莲说,我吃过海参。可没发过海参。为什么不问问炊事班长?
“山外”医生说,不是我瞧他土,他连海参都不认识,又怎会知道如何发制?
河莲大包大揽地说,我替你们想想法子。
我随河莲走出来说,你特爱吃海参?
河莲说,特不爱吃,软溜溜的,像个烂胶皮管子。
我说,那为什么多管闲事?
河莲说,有人在大年初一时候发愁,吃不上可口的东西,这是闲事吗?
我说,好像你是后勤部长似的。
河莲说,你怎么就知道我以后当不上后勤部长呢?
我说,好啦!炊事班到了。
钻进炊事班黑洞洞的宿舍,我本以为班长还不揣着手,乐得四处转悠,没想到别人在打扑克,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坐立不安。见我们进来,马上兴高采烈地说,是不是做不出饭来了?还得请教我是不是?我就知道,别看你们摆弄个心啊肺的行,真要对付肚子,还得我出马。
面对大喜过望的班长,真不好意思说我们一切顺利。好在河莲马上虚心求教,您知道干海参是怎么发的吗?
班长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说,那个虫子干啊,有什么好吃的。丢了算了!
河莲说,丢了?你是地主啊!一个干海参,比十块那么大的肥肉都值钱。不过,要是连你都想不出好办法,那就只有扔了。
一说到昂贵的价值,班长立刻服从节约的原则。他说,既是这样,哪儿能扔了?说什么也得把它发起来。
河莲说,你想个办法吧。
班长说,法子不用想,现成就有一个。你们等一会儿,立马就得。保证叫海参发得像个棒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