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19)

2025-10-10 评论

在他富丽堂皇的老板台前,我停顿了片刻。不是我迟疑,而是为了能让他更好地听清我的话。我再次一字一句地对他说——我是一个穷人,但我愿意为您担保。

女人说完这句话,久久地沉默了。

我说,你以后害怕了吗?

她说,是啊。不过,我不后悔。只是这事至今没跟我丈夫讲,他是个安分守己的人,若知道了,会吓得睡不着觉的。

停了许久,女人说,其实,这还不是最为难的。我最难过的是有一次碰到从前一起做工的姐妹。

她们问我现在在做什么。我跟她们说起卡来,并不是要显摆什么,只是天天都和卡打交道,卡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由自主地说起来了。单是说说卡是怎么回事也就罢了,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在介绍完卡以后说了一句,卡有这么多的方便,你也买张卡吧……

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推销卡,只是一种习惯。

以前的姐妹就说,你说的这个卡大概真是很好。我们信你的话。可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能用这卡从自由市场买菜吗?能上小卖铺买酱油吗?能到煤店里买煤吗?能在学校里用它交孩子的学费吗……

我站在马路当央,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推销卡的女人垂着眼帘,忽然,她睁开了眼睛,说,您知道什么样的人最不喜欢买卡了吗?

我猜测着说,是收入比较窘迫的人吧?

她说,您错了。收入少的人不买卡,只是觉着卡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就像人们不关心火星上发生什么事一样。如果他们挣了钱,还是会买的。

最不喜欢买卡的人是那些有灰色收入的人,因为卡上的每一笔花费都有案可查,你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花了多少钱,电脑这只神眼都会忠实地记录下来。虽说是给用户保密,但心里有鬼的人不愿在世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只愿意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暗处花钱。所以,有些人我是从来不动员他们买卡的。他们是卡的黑洞。

她疲惫地一笑,说,卡是个新事物,是和世界接轨的东西。可有些简单的东西到了咱们这儿,就变得复杂起来。我现在只盼那个我做担保的富人,不要上了恶意透支的黑名单。

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与的喜悦。

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两人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的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暗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样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儿钱,逃也似的躲开。

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你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你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硬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没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了公安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乞讨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