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24)

2025-10-10 评论

就像自然界存在着生态平衡,各种营养素之间需要互补一样,兴趣越是多样化,越能开阔我们的眼界,融会贯通,使我们心明眼亮,反应机敏。比如你热爱电子计算机,就要涉及软件、硬件许多领域,它促使你读外语、查字典,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如果你热爱集邮,小小的方寸之地里,有纵横古今、驰骋八方的知识。如果你对体育有兴趣,它除了送你健康的身体和高超的技巧以外,还会锻炼你的友善与合作精神。如果你爱好书法和绘画,那就更是在文化和艺术的大海里游泳了……

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尽力开拓自己的潜能。因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一定有一个自己特别爱好、特别感兴趣的事物的种子,埋在我们的心底。有的人寻找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爱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得更好。真正的兴趣,或许像一只狡猾的小狐狸,潜伏在草丛中睡不醒。只有“广泛爱好”这张巨大的网铺天盖地罩下来,才有可能把小狐狸捕获,让我们受益终生。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凭着责任心,是可以把自己不爱好的事干好的;但人若是干自己爱好的事,再加上责任心这强有力的翅膀,他就会干得更出色。而且这个充满乐趣的工作,会使他满怀创造性劳动的自豪感,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从小就喜欢作文,那时并没有想到以后要当作家,只是觉得语言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可以把心里想的念头留在纸上,不管多长时间以后,只要你重读这些文字,以前的感觉就十分神奇地复活了。后来我当医生,很想使自己忘掉对语言的这种热爱,因为一个医生只要服务态度好,对病人能把他患病的情况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也就说得过去了。但是我真的无法放弃对语言的这种关注,包括我写病历的时候,在力求精确迅捷的前提下,也总忘不了来一两个形容词。后来,当我终于有机会在写作和医学之间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我知道对我来说,继续做医生是很保险、轻车熟路的事,而写作是崭新的挑战,我很为难。

半夜醒来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你是更喜爱医学,还是更喜爱写作呢?”

我听见自己的心灵在回答:“我更喜爱写作。”

我听从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写作使我很辛苦,但也使我很快乐。“爱好”不单成了我的老师,简直就是我的军师。

我有一套表格,是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爱好、才能、本领等特征预测职业选择趋向。当然,结果仅供参考。朋友们知道了,有时会说,嘿,把你那沓表借咱使使,看看天生是从事何种职业的料子,现在还有没有转轨变形的可能性。我嫌麻烦,就说,人家国外都是给大学毕业生或待业青年找工作时才做这种测验,您都七老八十的喽,不说事业有成,也算轻车熟路了,怎么着,还真想重打鼓另开张啊?再说啦,这种表格是外国人设计的,统计数据也是海外的,简单移植过来,不一定准的。

我劝阻。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收回他们的要求,坚持着,从请求到恳求,甚至……哀求(假装的),直到我答应。我从中得到很惊奇的发现——现今社会中,有把握确认所从事的工作,正是自己爱好和擅长的人,少得令人叹息。现代人对于职业,普遍在一种不肯定、不确信的状态中游弋,懵懂茫然,期待着来自外界的确认或改变。

测验结果,令人瞠目。

一位优秀企业家,他的最佳职业选择应是动物学家。

一位兢兢业业的公务员,所得结果是民间艺人。

一位电脑工程师,竟是农场主。

一位警察,干脆提示他可以试试做个神职人员。

……

凡此种种,南辕北辙,有的还不符合国情,闹得我对该表很没几分信心了。朋友们的反应,更叫人难以捉摸。不摇头也不点头,讪讪的,淡淡的。更有甚者,神秘莫测地笑笑,一反当初的诚恳和迫切,王顾左右而言他,好似我辛辛苦苦做出的结果和他不相干。

次数多了,我也意兴阑珊。一天,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又求做这个表。我懒懒地说,做,可以。只是我做完了之后,无论那个结果怎样出乎你的意料,你都得把真实想法告诉我。她想了有25秒,说,好!

她是一家律师楼的合伙人。早年我一听到“合伙人”这个词就想笑,觉得像开卖瓜子的小杂货店,这两年不敢笑了。朋友在业内已声名卓著,物质也大大丰富了,出入香车。我到她郊外巍峨的别墅看过银河(北京城里通常是看不到星星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