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79)

2025-10-10 评论


  五洲公司这时已出钱在楚地居安上了电话,暖暖回到楚地居在电话里给县上文化局的人说了事情经过后,想着这种有关文物的事谭老伯说不定也感兴趣,就给老人也拨了个电话。果然,老人一听就惊喜异常,说:我立马就动身过去看看。

  县文化局的三个人是当天下午来的。他们来后用小刷子仔细刷去鼎上粘的泥土,在鼎的四周发现了一些饰纹,其中两侧上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文字。三个人当下断言:这是珍贵文物无疑,但属哪个年代尚待进一步认定。谭老伯是第二天后晌到的,这时鼎已被抬到了楚地居里,谭老伯上前先仔细看了鼎,连说:怪了,怪了。之后又去了鼎出土的地方,说:这四周应该还有东西,你们再挖挖试试看。薛传薪怕耽误工程进度,有些犹豫,可暖暖对谭老伯的话自然不会不听,当下便让那些小工继续挖,果然,没有挖出多远,就又挖出了一些大小不等的方形铜块,谭老伯拿起来喜极地说:这是编钟,珍贵呀!小工们见果真又挖出了东西,劲头大起来,又再向四周挖开去,竟又挖出了不少编磐、咏钟、陶瓶、陶罐、陶钵、陶香炉。这让所有的人都惊奇起来,问谭老伯怎么知道还有这些东西,谭老伯边仔细地观察着那些出土的器物,边说道:出土的那只鼎的铭文证明,它是一只楚鼎,而且不是寻常的楚鼎,是楚王宫里的用物,你们若细看就能发现,在它的四个角上,都有一个类似饰纹的“王”字,这个字可不是随便用的。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王宫里的用物?这使我怀疑此地曾举行过什么与王室有关的仪式,而只要是举行过什么庄重的仪式,留下来的器物就不会只是一个,所以我就让你们继续朝四周挖。你们看,挖出的这些编钟上,也都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王”字。暖暖和众人闻言都围上前看,果然,每片编钟上都能看清一个颇像“王”字古时写法的凸起。薛传薪上前看后,和暖暖交换了一个惊奇的眼神。

  谭老伯,依你看来,这地方在楚时究竟举行过什么和王宫有关的仪式?暖暖忍不住问。

  这个眼下还说不清楚,谭老伯摇了摇头:需要作进一步的考证。

  再展开范围挖一挖,说不定地下还有东西。薛传薪这时不知为何竟来了兴致。

  小工们见薛传薪发了话,就又挖了起来,然而把那十二亩三分地几乎翻挖了一遍,除了一些类似灰烬的黑土之外,没再挖出新的东西。

  咱们还是抓紧时间打地基盖房子吧。暖暖催着薛传薪。别急,等谭老伯他们的考证结论出来之后再说。薛传薪这时倒不急了。

  省文物局和南府市文物局的人都是第二天晚饭后赶到的。谭老伯和他们在发掘现场及楚地居里一直研究分析了三天,虽然都认为这是楚王宫里的用物,但对它们铸造和烧制的准确年代,对它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最终也没有得出结论。

  第三天晚饭后,薛传薪让暖暖把谭老伯约到丹湖岸边,笑着问老人:老伯,我知道你们还没能对那批文物做出结论,可你能不能先对我们说说你个人对那批文物来历的看法?

  这个嘛——谭老伯犹豫了一刹:你们为何这样急于知道我的看法?

  暖暖看了一眼薛传薪,她也不知道他何以这样急切。

  因为这关乎着我们下一步的决定,我们原来已经定下要在这块地上建一处度假屋,我们如果知道了你的看法,说不定会对原来的设计作些调整。

  好吧,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其实只是一些猜测,而且这些猜测严格说和虚构几乎一样,是我为了说明这些王宫器物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虚构的一个故事,没有任何考古学上的意义。

  虚构的故事我们也愿听听。薛传薪有些迫不及待。

  想必你们都知道,楚国最早的首都在丹阳,这个丹阳的位置在考古界还有争论,有说它在今天的湖北秭归,但我始终认为,丹阳就是离这里几十里地的今天的丹阳,在丹水和淅水的交汇处。直到楚武王之后的楚文王,才把都城由丹阳迁到郢,也就是今天的江陵县北纪南城。如果我的说法成立,那楚国的早期都城丹阳离你们楚王庄就很近。我据此猜测,住在丹阳都城的楚文王也就是楚王赀,说不定和这楚王庄有些关系。

  咦?暖暖瞪大了眼睛。

  我作过调查,你们这个村庄里楚为大姓,多少代来一直没有姓王的人家,照说该起名楚王庄,可竟以楚王庄命名,这也有点让人奇怪,也加深了我的这种猜测。当然,一个村庄的命名原因可能是多样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