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茂和他的女儿们(41)

2025-10-10 评论

  来到吴昌全家门口了,他俩一齐站住。不知怎么的,小齐同志突然喜欢起眼前这个农村干部来了。正如他的一位领导喜爱他惟命是听一样,他也喜爱这个在他面前无比谦卑温顺的下级。他严肃的脸上,像云破天开似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说:
  “好啦,你回去吧!”
  “是……”郑百如答应着,转身走去。
  但是,齐明江又把人家叫了转来。他突然感到还应该对这个干部说两句抚慰的话,以进一步体现上级对下级的关怀。
  “你……家里多少人?他们都很好吧?”他选择了这样的话,关心一下人家的生活。
  郑百如老老实实说:“我家里就一个父亲,没有其他人,我父亲身体不大好。”
  “哦,你还没有结婚?快三十了吧?”
  “三十二岁。我结了婚,但是又……离了。”
  “离了?”小齐大吃一惊,“为什么离婚呀?是女人不好么?还是……”
  “不,女人很好的。是我不好。年轻气盛,拌了嘴,一气之下就离了。现在十分的后悔呢!”
  “那……”
  “现在生活上很困难。父亲有病,我成天在外面跑工作,顾不了家庭,有时候,连做饭吃的时间都没得。饿了,就嚼一根生红苕。可是,不能影响工作呀!”郑百如说得怪可怜的。
  “那咋个办啦?总不能长此以往嘛!有合适的对象没有哇?”小齐自己还是个光棍汉,说这样的话觉得有点难为情。
  郑百如却说:“我也不愿找对象了。我想跟她复婚……”
  “复婚也可以嘛!可是人家愿意么?”
  “这,我惟一的希望就只有请领导上帮帮忙,给她做点工作。”
  “做点工作,没得问题。我们给你搭个手就是了,好不好?”
  “那,真是太感激齐同志啦!”
  “感激啥子哟!只要你好好干工作!”
  “那,当然。”
  小齐在郑百如肩上轻轻拍了一巴掌,宽大为怀地鼓励道:“好好干,我支持你。”他决定要施展工作组的权力来为郑百如解决这个问题。就一般情形说,工作组办这点小事是不成问题的。他接着问道:
  “你那离了婚的女人现在不在葫芦坝了吧?”
  郑百如说:“在。她没有走。”
  “在葫芦坝?那更好办!哪个小队的?叫什么名字?”
  “在二队,叫许秀云。”
  “许秀云。”小齐重复着这个名字。
  “她现在住在她父亲的家里。”
  “她父亲是谁啊?”
  “叫许茂。”
  “许茂?……他的女儿?”小齐惶惑地望着郑百如。因为他只晓得许琴是许茂的女儿,但人家还是个年轻姑娘……
  郑百如补充说道:“许家有好几个女儿。秀云她排行老四。”
  “哦!”小齐同志恍然大悟。便满有把握地说:“不成问题。颜组长就在许茂家里,这点小事是不成问题的。我去做做工作,你放心好了。”
  郑百如又说了许多感激的话,就告别了。
  齐明江自鸣得意地笑着。这位自视高明的小齐同志,到底还是被郑百如装进了套子!


  四


  “砰砰砰”,齐明江敲门。在等待着吴昌全给他开门的一剎那间,他已经收起了刚才的笑容,恢复起严肃的神情来了。
  小齐和小吴,年纪相仿,学历也一样,两位年轻知识分子,如今在这偏僻的乡村萍水相逢,一般情形而论,完全可以交上朋友。可惜,他们一开始就成了对头,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这完全是由于齐明江的偏见和愚蠢造成的。
  小齐觉得自己是吃公粮的干部,而吴昌全不过是个农民。封建专制时代的中国,偶尔间尚有“礼贤下士”的官儿出现,而当今的小齐同志却绝对地维护着等级的森严。“小生产者时刻梦想着资本主义”,“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这是县委机关的工作员小齐同志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几亿农民的基本估价和施政方针——真是一知半解得可怜!
  小齐一开始就对吴昌全的印象不好,他认定这是一个脾气古怪,埋头生产不关心政治,思想路线很不端正的人物,满身都是自私狭隘的“农民意识”。他想,自己作为工作组成员住在这样一个农民家里,必须要高度警惕,而且有必要进行教育、甚至斗争。这会儿,恰好小齐的心情比较松快,老大娘又不在家,他决定和吴昌全谈一谈,先教训教训这个态度傲慢的小伙子。
  吴昌全开了门,伸出一个蓬松的脑袋来,宽肩、虎背,魁梧挺拔的身架子像座铁塔一样挡在齐明江眼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克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