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原(469)

2025-10-10 评论


  我仍然不太明白。我把稿子抱回了办公室。静思庵主紧随进来,发出了郑重的约请,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想认识我。不知怎么,我觉得这次真是没法拒绝了。

  “走吧走吧,他们都是好人,都很想见见你,好多人知道你呢。”

  这反倒使我有点胆怯了。

  2

  我被静思庵主领到了城里的家,而非西郊那处“静思庵”。这是一套公寓房,一共两间,有小小的厨房和门厅改做的客厅。他爱人不在,大概他招待朋友的时候故意把她支开了。我们先到,一会儿就陆续有人来了,不长的时间小客厅里就坐满了七八位。我马上发现,这些人的神气都多少有些怪里怪气的。有的目光尖利看着前面——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才发现他在注视茶几上的一只杯子。有人似乎心不在焉,可又专注得很;还有人明明是对你说话,可目光非要执拗地盯住一旁不可;有的人口吃;有的人说起话来大仰着脸,像在背诵书本。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至少酷爱一两门学问。有的像静思庵主一样爱书法,爱绘画,爱雕刻,爱文房四宝;有的是收藏家,竟然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专心收藏火柴盒,据说已将各种各样的火柴盒装满了四大木箱;还有的在收集各种各样的酒瓶——桌上摆的那个方方的酒瓶正是他今天要取走的;有一个瘦瘦的眼睛下方有一颗黑痣的人面色冷峻,一直不语,最后在有光的一再催促下才算开口——他伸出手指了我一下,嗓音艰涩:“你应该读一下《史记》。”

  “为什么?”

  “读一下《史记》。”他重复说。

  他的目光让我害怕。我看看静思庵主,看看旁边的人。旁边的人正和静思庵主说着什么。

  大家开始喝酒,分头交谈。我觉得他们似乎是各说各的,互不相扰。后来不知为什么竟然异口同声骂起了教授。不是骂某一位教授,而是骂所有的教授。他们共同的观点就是:那些人都是白吃饭的家伙。我有点不能同意,但又不想惹恼他们,尽可能把握说话的分寸:

  “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学有专长的人。”

  那个专门收集火柴盒的人“呸”了一声:

  “什么‘学有专长’?无非是些阳痿的物件!”

  我不再讲话,一直挨到这次聚会结束。我像逃避瘟疫一样逃开了有光的家。有光出来送我,我说:

  “我一个人走吧。”

  第二天上班时,黄科长笑吟吟的:“听说你们昨晚的聚会不错呀?”

  “不错!”

  黄科长低下头:“有光这人择友甚严哪。”

  “择友甚严。”

  “你该经常和他们探讨一些问题,多一些来往,这会有大收益的。”

  我很快回到了自己那间耳房,把门合上。我想闭上眼睛安歇一会儿,可是小冷又追进门来。她说:“老师儿,你可不能扔下我的事情不管哪。找到那个老画家了吗?”

  还没等我回答,黄科长又进来了。小冷马上笑着转了话题。黄科长看看小冷,目光有些警觉。小冷一出门黄科长就问:

  “开始看我的手稿了吗?”

  “很快就开始。不过这几天事情很多……”

  “唔,抓紧时间吧,”他挠挠头,“这部‘自传’一般人是不能看的。你知道看的人多了,会有盗版之类的问题,那样正式出版也就没有多少意思了。”

  我看看摆在旁边的那沓书稿:“它不过有四五万字吧?要出版恐怕太薄。”

  “有的只写了个大概,我要让助手把它扩展一下,搞成二三十万字。”

  我吃了一惊:“那工作量将是很大的啊!”

  “不大,不算大;主要的精神都有了。你看看就知道。你知道著书一事不易啊,要千锤百炼。”

  从他的话中我才知道,原来不仅是静思庵主,还有他身边的一伙朋友也都看过了。据说他们提了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些建设性意见。

  这天下午,静思庵主和他的几个好友又到我的办公室来了。他们在屋里走来走去,一会儿跺脚,一会儿拍桌子,激动起来口沫横飞。那个建议我读一遍《史记》的人紧紧攥住我的手:

  “多么好啊,多么重要啊。我们终于认识了……这是一个‘沙龙’。”

  一直到下班的时间,他们还是迟迟不肯离去。黄科长和小冷让大家都不要走,就在这里吃晚饭。庵主带头喊着:“那当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