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原(560)

2025-10-10 评论


  谈到下半夜,他开始回顾自己的童年和少年。从他的话里判断,他的过去不仅英俊,而且还是一个万里挑一的人才。他说着说着竟放肆地吹嘘起来,说什么他从七八岁的时候起就瞄上了“真理”,一直坚持到现在。他说如果身体好一点儿,早就陪伴我到老家去了——那时节哪会有后来的熊事儿——由他给我出主意,跟那些王八蛋来一番理论。说到这儿他不解地问:为什么还要继续往西走?为什么还不赶紧回老家,回那个地方去?

  没法跟他讲得清楚,当然也不必提到凯平。我只说:“我先走一走……到最后,还是要回那儿去的。我想先看看散在这个平原上的一些朋友,比如你……”

  老羚羊听到最后一句点着头,非常感动。最后他问我最近写了什么没有。

  “很少,几乎没怎么写。随口想起几句,也没有记下来,也就扔在野地里了。”

  第二天我与老羚羊告别。他一直把我送到巷口。又是喧闹,是汹涌的人流。上午的阳光照在浓妆艳抹的少女脸上,一个个显得莫名奇妙。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个不太正经的人——他的几句歪诗——这真像为这座城市发出的感慨:“那个城市/嘿,如花似玉的少女可真不少/她们个个慷慨大方/婷婷袅袅/把个城市搅得/风雨号啕……”

  不知为什么,分手时又有点舍不得老羚羊。但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往前走,我想快速穿过这条大街。老羚羊伴我走了一截,气喘吁吁。我让他回去,他不肯。我的心软下来了……我一抬头就能看到老羚羊那双又干又大的眼睛。我这天一直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请他到医院去查一下,是否患了甲亢。我觉得他眼睛的位置和形状都有些不对劲儿。他低下头时,让人想到一匹正在咀嚼的马;抬起头,又让人想起一头正在沉思的老狮子。

  我们好不容易分手了。一路回想与老羚羊的相处,我们热烈交谈的一些内容。我想记住什么有意义的话,结果发现极少,几乎一点也没有。我惟一记起的,是他谈一个人沉浸在读书生活中的那种“特别的享受”。他说:

  “享受也是需要能力的呀……”

  诚然。不过我并不认为他在享受,他现在倒更像是一个养病的老知青。

  我由他又想起了这个年龄段的另一些朋友,很多杰出的人物、浅薄的人物,他们分别干出了大事业和下作的事情……是的,什么人物都出在他们这一茬,很怪。你不得不佩服他们进入过“广阔天地”,他们毕竟磨炼过那么几年,获得了藐视和嘲笑的某种资格,想象力也大大加强了。那个岁月不仅锻炼和开阔了一副发达的胸肌,而且其中的某些人还练就了一双豹子眼,圆圆的像灯笼一样亮。这双眼睛如果盯住了猎物,猎物大半是逃不脱的。

  他们正伏在角落里休养生息呢。

1

  我离开马路,一直走向了那些被沟渠切割的田间小路。随着往西,下陷的洼地水湾开始减少,令人心醉的绿色又出现在眼前。一片片浓绿的花生棵铺展开去,个别干旱地块夹在中间,就像巨兽身上脱落的一处处毛斑。水肥充足的玉米地油旺旺的,玉米叶在风中发出刷刷的响声。野兔旁若无人地在田垄上蹿跳,一只只蚂蚱飞起,彩色的羽翅在阳光下闪烁。麻雀在路边喧叫,人往前走一段,它们就追赶一段。玉米地深处总有吭吭哧哧的声音,说不清有什么动物在那儿折腾。偶尔闪过长满了荒草的地块,它突兀地出现在眼前,会让人的心沉下来。土地的主人把它扔下,自己到远方去了……我们又面临了一个大迁徙的时代,人们纷纷离开故园,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游荡。

  我亲眼看到南部一座座城市的车站广场总是聚集了一些扶老携幼、带着大包小裹,甚至还带着简单炊具的人。他们就在城区偏僻一点的角落里生起了炊烟,娃娃光着屁股伏在那儿吹火……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办啊?何处才是他们的归宿?如果到了瓢泼大雨或大雪纷飞的日子,他们又往哪里躲藏?无论何时,一个旅人只要在车站广场上一驻足,立刻就有讨要的人从四下围拢过来。他们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老的少的,残废者……一个独腿老人向我伸出了手,无论如何让我不能漠视。可当我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钱交给他之后,旁边立刻过来一个小胡子,说你上当了,他是一个伪装的残废!我盯着那个离开的老人——他真的只有一条腿啊,他怎么伪装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