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21)

2025-10-10 评论

后来的日子,林徽因经常与表姐王孟瑜、曾语儿参加新月社俱乐部文学、游艺活动。尽管她和徐志摩还时常会有交集,但她已经明白自己今后要走的路,再不敢任性地辜负他们。因为车祸,本来梁思成计划一九二三年赴美留学的日期只得推迟一年。梁思成的推迟刚好等到了林徽因在培华女中的毕业,并且她考取了半官费留学。这场车祸又成全了一件美事,二人得以一同漂洋过海,也算得上是比翼双飞。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绎一幕又一幕的戏,或真或假、或长或短、或悲或喜。你在这场戏中扮演那个我,我在那场戏里扮演这个你,各自微笑,各自流泪。一场戏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的开始,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沉浸在昨天。你记住也好,你忘了也罢,生命本是场轮回,来来去去,何曾有过丝毫的停歇。

爱是修行

他们说,爱是一场修行。想必看过这句话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心动。在漫长又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路修行,最终得到一种所谓的圆满。可真正修成正果的能有几人?爱是什么?爱是茫茫人海中不期然的相遇,是万家灯火里那一扇开启的幽窗,是茂密森林里的那一树葱茏的菩提。修行的路,不是挥舞剑花那般行云流水,而是像一首平仄的绝句,意境优美,起落有致。

他们又说,爱是一种信仰。为了这份洁净又神圣的信仰,许多人穷其一生去追寻,尽管最终未必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只是,在爱恨迷离、冷暖交织的红尘路上,每个人沿着心中所期待的方向前行,都应该一往无悔。因为任何的彷徨与踌躇都是对光阴的辜负,有朝一日,青春被没收,我们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你是我种下的前因,而我又是谁的果报。世间风景万千,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分辨清谁是你要的那杯茶,谁是你沧海桑田的家。有些人看上去很好,却不能和你一起面对风浪;有些人看似浪子,却是你真正的归者。而这一切,在你遇到人生的坎时,便自见分晓。

真正爱过的人,他们的缘分是不会因为其中一个人转弯就戛然而止的。林徽因虽然选择了梁思成,但她和徐志摩亦做了一生的朋友,在她人生欣喜或失落之时,想到的终究还是曾经交过心的男子。在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漂洋过海之前,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他的到来再度给了林徽因和徐志摩相处的机会。

一九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泰戈尔在日坛草坪讲演,林徽因搀扶他上台,徐志摩担任翻译。当时媒体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而这些,一时间成为京城美谈。

在泰戈尔眼里,徐志摩和林徽因郎才女貌,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玉人。那时候,许多人都已经知道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热恋中,只是还没有行文定礼。或许在世人眼中,林徽因应该和徐志摩携手共赴红尘情路。他们不明白,以林徽因的诗情和美貌为什么不选择风流才子徐志摩,而钟情于梁思成。

这么说,并不意味梁思成身无长处,梁思成亦是当时的青年才俊,更是梁启超的长公子,只是论及文学上的才华徐志摩远胜于他。林徽因和徐志摩站在一起,就是一道让人看了忘不了的风景,任何时候都赏心悦目。想来许多人都知道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有过一场浪漫刻骨的康桥之恋,如今徐志摩已经离婚,可林徽因依旧决绝离他而去。她的选择令很多人不明白,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的选择,因为谁也不能代替谁的人生。

五月八日,是泰戈尔先生六十四诞辰,为了庆祝他的生日,新月社的成员用英语编排了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或许是因为两个人曾经本就是一对恋人,又真心地相爱过,他们将戏下的情愫带进了戏里。所以舞台上,他们很快就投入到各自的角色,演得惟妙惟肖,惹得台下看客掌声不断。

原本旧情难忘的徐志摩,在舞台上又重新找回了当年康桥时的感觉,林徽因无以伦比的美丽令徐志摩产生了许多幻觉。台上的他们几乎忘记自己是在演戏,误以为一切都是真的,那份感情原来一直都不曾丢失,彼此一直都在。台下的人都被他们的演技打动,就连不懂英文的梁启超都看出了端倪,有些不痛快,而梁思成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直到戏的落幕,林徽因和徐志摩才恍然醒转,原来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戏。一场戏,拉近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距离,也令他们再次跌进情感的泥淖里,惹来无限迷离。那时与他们熟悉的朋友开始猜测,这位美艳如花的女人究竟会选择浪漫洒脱的徐志摩,还是选择儒雅稳重的梁思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白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