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我们的“重要他人”,就是抚平这创伤的温暖之手。
当我把这一切想清楚之后,好像有热风从脚底升起,我能清楚地感受到长久以来禁锢在我咽喉处的冰霜噼噼啪啪地裂开了,一个轻松畅快的我,从符咒下解放了出来。从那一天开始,我可以唱歌了,也可以面对众人讲话而不胆战心惊了。从那一天开始,我宽恕了我的长辫子老师,并把这段经历讲给其他老师听,希望他们面对孩子稚弱的心灵,懂得该是怎样地谨慎小心。童年时留下烙印的负面情感,难以简单地用时间的橡皮轻易地擦去。这就是心理治疗的必要性所在。和谐的人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和深刻的内省有关。
告诉缺水的人哪里有水源,告诉寒冷的人哪里有篝火,告诉生病的人哪里有药草,告诉饥饿的人哪里有野果,这些都是天下最好的礼物。
如果让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我很可能要把票投给“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感谢这个游戏,它在某种程度上修改了我的人生。人的创造和毁灭都是由自己完成的,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人。即使当他在最虚弱、最孤独的时候,他也是自己的主人。当他开始反省自己的状况,开始辛勤地寻找自己的生命所依据的法则时,他就变得渐渐平静而快乐了。
痛苦和磨难,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才能超越它,更加看清生命的意义。
你说你不要这些苦难,那么生命也就失去了框架。很多自杀的人,就是因为没有理会这种意义,一厢情愿地认为生命是应该只有甘甜没有挫败的。特别是在恋爱早期,那种汹涌的荷尔蒙带来的欢愉,让人把激情当成了常态。生命的常态,其实就是平稳和深邃,还有暗流。在最深刻的层面,我们不单与别人是分离的,而且与世界也是分离的,兀自踯躅前行。
生命的每一步都带着人们向死亡之境跌落,不要存在幻想,这才让你比较持久稳定,安然地居住在孤独中,胸中如有千沟万壑、千军万马。只有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才能超越死亡,腾起在空中,看清生命的意义。
有一次,到沙漠中间的一个城市去,临行之前和当地的朋友联络。她不停地说,毕老师,你可要做好准备啊,我们这里经常是黄沙蔽日。不过,这几天天气很不错,只是不知道它能不能坚持到你到来的那一天。
我有点纳闷。虽然人们常常说,“您的到来带来了好天气”,或者说,“天气也在欢迎您呢”,谁都知道,这是典型的客套。个体的人是多么渺小啊,我们哪里能影响到天气!
不过这位朋友反复地提到天气,还是让我产生了好奇。我说,不管好天气还是坏天气,我们都不能挑选。天气是你们那里的一部分,就是黄沙蔽日,也是你们的特色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后来,这位朋友对我说,她听了我的话,就放下心来。我很奇怪,因为自觉这番话里,并没有多少劝人安心的含义啊。她说,我们这里天气多变,经常有朋友一下飞机就抱怨,闹得主客都很尴尬。
我说,坏天气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必定下雨,某些日子势必黑暗又荒凉。就像你不可能总是吃细粮,那样你就会得大肠癌。你一定要吃粗纤维。坏天气、悲剧、死亡、生病,都是生命中的粗纤维,我们只有安然接纳。
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
常常是心中很寂寞,说出口的却是词不达意的热闹。这个世界已经够喧哗的了,现在需要的只是静静面对内心。
需要别人确认,才觉得自己活着的人,必然会逃避寂寞。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只好另外想办法来谋杀时间。
寂寞是一种悄然的存在,不要挑战它,也不要逃避,学着共处就是。
开会常常让我感到寂寞,喧嚣人群中的寂寞。不喜欢很多会议的场合,在那里听不到发自肺腑的声音,套话多。有些话像风一样地从耳边刮过,留不下任何印象。
也许是因为我年轻时在西藏当兵,营地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之上,氧分压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对缺氧的感受十分敏感。会场里人一多,马上就感觉到缺氧,好像当年在雪原上跋涉的艰辛感觉又复活了,心中充满疲累。
这种时刻,我会不由自主地走出会场,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也不敢待的时间太久了,怕人家以为是对发言者、组织者的不敬。
我知道有些时候套话是一种必需,是一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这种润滑剂可不便宜,要用时间去购买,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