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玩笑。但我希望越快越好。你是搞基建的,应该心中有数。”
董大山被他缠得烦了,又答应研究研究。
再过半个月,还是没信儿。
陈咏明想:伙计,你太“轻敌”了。
陈咏明刚到厂子的时候,一个多月,什么话也没说,什么事也没办,先把大大
小小的角落都走到了,看遍了。有关这个收尾车间的土建情况,他早已调查清楚。
陈咏明第四次找董大山。“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董大山嬉皮笑脸地跟他泡:“你到底要求什么时候完工”
“我说不出。你既然负责这个工作,你就得拿出个最佳、最快的方案来。”
“什么时候拿方案”
“五天以后。”
“五天!要了我的命我也拿不出来。”
“咱们得把话说清楚,我给你的期限可不是五天,而是一个半月的时间,对不
对你自己可以算一算。我可不是不讲理的人。
事情有再一、再二,哪有再三、再四我也知道五天你拿不出方案,但这是你
自己造成的。按照我的经验八天就够了,不过我可以给你十天的时间。十天以后,
必须拿出方案来。“陈咏明用不容分辩的口气说。他已经下了决心,董大山再拿不
出方案,他就先撤了他。厂长的权力范围里有一条,叫做”临机处置“。不这样整
整他,还能进行工作吗这几句话让董大山感到一些分量了。他开始琢磨陈咏明:
这到底是个什么等级的对手但他还要试一试他以为可以拿住陈咏明的那个法宝。”
你到底要求什么时候完成“
“‘五一’。这个时间比较实事求是。你为什么非说‘十一’不可”
董大山的脑袋摇得像个货郎鼓。列数着“五一”不能完成的种种原因。陈咏明
也不插嘴,抱着两个膀子,笑眯眯地听他说。董大山发现,他越说下去,陈咏明的
嘴咧得越大。
陈咏明耐心地等他说完,才不慌不忙地反驳。“你说收尾工程量很大根本不
是那么回事。”陈咏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蓝色塑料封面的笔记本,用手指头轻轻地
弹了弹笔记本的封面,发出“嗒,,的一响,董大山觉得那一指头像弹在了自己的
脑门上。”我已经全部调查清楚,收尾工程一共二十一项,每项工程的工作量,都
在我这个本上记着。是像你说的那个情况吗你强调车间里要安几十台床子,床子
有大有小,非常复杂。你大概忘了,我是从哪里来的吧我是从机床厂来的,摆弄
了二十几年的床子,难道不如你你给我来这一套你真是看错人了。车间里一共
要安四十台床子,每台床子的型号、规格、重量,以及多少个地脚螺丝全在我这个
本子上,是像你说的那个情况吗至于混凝土的养生期,在气温低的情况下,也不
是不可以加快的。你可以用电养生,也可以加化学制剂,有一周时间足够了,为什
么非二十八天我可以向你介绍一下我的履历,我还搞过八年的基建,你没想到吧
你以为你很聪明别给我来这一套,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十天以后交出方案。“
这一席话听得董大山目瞪口呆,他不得不对陈咏明刮目相看了。
后来,他们又打了第二个回合。
金工车间非常拥挤,机床也安得横七竖八,需要重新布置,合理流程。一些工
段要迁出去,腾出地方,车间的工艺线路才能调整。
需要盖一个可以安装三吨吊车的九百平方米的厂房。根据陈咏明过去搞基建的
经验,干基建主要是个组织工作,这个厂房三十天完成,他心里还是有谱的。
他召集计划处、基建处、运输处布置工作。“明天是星期天,基建处放线,运
输处清理场地,下午挖方,夜间打垫层。现在天暖了,混凝土的养生期有四五个小
时就可以了。星期一起基础。”
星期一早上,陈咏明上班一看,工地上一动没动。他很奇怪,布置工作的时候,
没有人反对嘛!他到基建处去找董大山,办公室里没有,直到九点钟才把他找着。
“今天应该起基础,怎么一动没动”
“这个线我不能放。”
“这就怪了,星期六开会不是说得好好的吗怎么不能放”
“图纸没给,我怎么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