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翅膀(47)

2025-10-10 评论


他们说,“一完不成任务就赳我们,是我们的问题吗”要求调整生产组织,把车、

钳、铣、装配四摊分开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到底是谁完不成任务。

  就这么着,吴国栋调整了车间里的生产组织。

  车工小组成立的那天,他们还开了个会。

  大家说:“这回咱们成了独立的一个组,再不能干不好。让他们瞧瞧,咱们不

是刺儿头。”

  “不论车间布置的什么工作,咱们无论如何要搞起来,非争这口气不可。”

  “这是给咱们一个翻身的机会,咱们行不行”

  “行!”十四个人一齐做了回答。

  开过会以后,还贴了一份小组成立公告,说明小组于一九七八年一月五日正式

成立,表示了把工作做好的决心。都挺好,就是最后来了一句:“年底见!”给吴

国栋留下一种非常狂妄的印象。有这么写公告的吗“年底见!”跟谁较劲儿啊

好像向他这个车间主任示威。

  劲儿铆得是足,小组成立以来,连续二十四个月完成生产任务。一九七八年评

了个车间先进生产小组,今年,又评了个厂先进生产小组,公司里还评上了质量信

得过小组。

  去年车间要求各班组建立废品报告单,别的组都搞不起来。

  过去习惯了,出了废品,随手一扔,下班走人,谁也不愿意去搞那个原始记录

:今天干了多少,出了多少废品,为什么出废品,最后还要请检查员签字认账。是

杨小东他们组先搞起来的,没错儿。可是吴宾怎么说“他们不灵我们灵,他们干

不出来,我们干出来了,怎么样”

  吴国栋把心一横:“就冲你们这种态度,不怎么样。”

  吴宾说:“哟,原来您就这么个水平。”

  他们靠的是什么呢靠觉悟没门儿,他们组一共才两个党员,三个团员。

  靠领导难道杨小东真有这两下子杨小东的情况,吴国栋清楚。他爸爸参加

过国民党,本人不是党团员,一九六七年因为私自开车挨过批判……在汽车厂,私

自开车并不稀罕,只是他的办法实在刁钻。自己配了一大堆车门上的钥匙,想开哪

辆就开哪辆。

  把路码表一摘,跑回来再安上,让人察觉不出来新车是跑过的。下了夜班以后

把汽车推着出去,离厂子很远才打火,回来的时候老远就熄火,滑行回到厂门口,

再把车推进来。那时候,反正大家工作都不负责任,好长一段时间,领导和门卫都

没发现。这些事,说明杨小东贼得很。他用什么办法拢住了这帮子人难道像帮会

那样,因为他招数高,大家都拜他做老头子不成靠集体的荣誉感能指望这伙人

有什么集体观念、荣誉感这不,拿着自己的荣誉、集体的荣誉下馆子去了。

  他们靠的是什么对吴国栋来讲始终是个谜。别看他们样样走在前头,他始终

对他们不放心,样样事情,他都提防着他们。就连他们加工好的轴盖,他也觉得像

是土地爷吹的一口仙气变的,糊弄人的。等仙法一过,又会变成一堆铁疙瘩。

  但是,吴国栋是个讲求实际的人。工厂是凭技术干活的地方,班组长要过得硬。

要是技术上不行,跟他关系再好,他也不能用那样的人。虽然从吴国栋个人来说,

他不喜欢杨小东,可是杨小东技术上有一套,干活也不偷奸耍滑,把一个工人的力

气全卖在这儿了。吴国栋要把自己车间的生产搞上去,就得用杨小东这样的人。

  吴国栋发现,陈咏明却是打心眼里喜欢他们。他常看见陈咏明和杨小东那帮子

人在一起聊天,什么都聊:生态平衡、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尼斯湖怪、国际足球

赛……有时,他们还叽里呱啦地讲几句英语或是日语。扯那些有什么用这些人不

好管,就是因为懂得太多。

  陈咏明还很拿他们的意见当回事。比方他们提出,齿轮加工完了之后,随手往

筐里一扔,容易磕碰,精度就会降低,严重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前面辛辛苦苦的许

多道工序就白废了。应该设计一种推车式的、有几层格子的工位器具,加工好的齿

轮可以直接摆上去。一层多少格,一格摆多少个,一共多少层,便于计算,防止磕

碰,还便于运输。这道工序到下道工序,一推就推过去了。但是这种车子,除了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