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迅速出击,买下几百万股。随着股价很快进一步下挫,他又吃进更多,成为阳明投资第一大重仓股。幸运的是,当那个大卖家,一家公募基金,在五块钱附近不再抛售的时候,财慧传播终于探底回升。江彬又将头寸翻了一倍,持股规模已过千万。此刻江彬反而觉得不好办了,如果庄瑞雄仍无所作为,至少他应该让市场知道,如果财慧传播关掉《林江商潮》,专注于新媒体业务的开拓,会有怎样的前景。
江彬打电话给财慧传播投资者关系部门,要求和管理层谈一谈他认为公司应该进行哪些调整,公司却邀他赴沙金市参加一次已安排好了的分析会议。会上,江彬问庄瑞雄:“为什么不放弃《林江商潮》?那样至少可以节省股东们的财富。”
庄瑞雄先笑了,继而大笑:“江总,你为什么总和《林江商潮》过不去?在我看来,那个杂志经营得还不错。”
“还不错?怎么还不错?公司必须关闭《林江商潮》,注销这一大笔费用,然后进行战略转移。不然,没有人会看好财慧传播,在二级市场上,人们看不到它的前景。”
庄瑞雄这位镇定自若的新闻业者,也是一位绝对镇定自若的总裁,绝对镇定自若地对待江彬的提议。换句话说,庄瑞雄风度优雅地拒绝了江彬,似乎认为他只是一个想在股市上靠内幕消息赚点短线利润的投机客。
从庄瑞雄这边上不了垒,江彬努力和董事会所有成员联系,提醒他们注意《林江商潮》所造成的巨大亏损,以及这些损失正使股价跌到引起收购者兴趣的地步。可是他们一个个只会打哈哈,完全没人表态,这个效果让江彬很不是滋味。
不过年会快到了,江彬原本希望能在那里把问题摊开,吸引投资大众的注意力。
在中国大陆,年会几乎是一场笑话,是每一位高级管理人员都害怕的表演,因为完全是走形式。最小的股东也可以参加年会,小股东们以为持有股票就像民主投票,总有一帮喜欢出风头的大爷们问一些和公司经营毫无关系的愚蠢问题。
“都说人民币在升值,为何物价还在上涨?财慧传播却在下跌?”
“最近半年财慧传播盈利还有增长,股票不涨反跌,是不是有人在贪污,把投资者的钱吞了?你们应该如实交代。”
“我是财慧传播的原始股东,依我近几年的观察,财慧传播越是下跌,估值越高,越是上涨,估值越低。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在幕后操纵?”
“请问各位高层,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在财慧传播中多赚钱、少赔钱?”
所有高层都对这些老主顾们感到头疼,并努力在他们提愚蠢问题时拿他们开玩笑,却也有无味的时候。
财慧传播股东大会时间一改再改,原因是申请参会的人太多了。本来准备在公司的会议室,后因人太多,改在礼堂,到开会那天来的人就更多了,容不下,只好再次更改时间、地点。最后干脆选了一个吉利日子,改到体育场去开了。
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时基本都会发红包,有的大约有20元人民币(可能是给点误餐费)。可是有个老者,他留有很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余额,多少呢?一股。这样,他就退休以后不停地参加股东大会。那时一股财慧传播才五六块,就能得到约20元的回报,翻了四倍,你说他的投资收入高不高?
股东大会还要发资料,签到。来了一个人,说是代表了上百个股东来参会的。签到的时候,他要求会议主持人提供给他代理的每个股东一只签字笔,要带回去转达到委托人手里。这下好了,搞得大会主持哭笑不得,是应付大会的内容?还是去准备办公用品?上市公司不能拒绝股东的要求。
因为有这些糊涂事,江彬很难达到目的,但他并不放弃。中场休息时间,江彬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问他为何持有如此大规模的股份。虽然董事会不想听,媒体却想听听他对《林江商潮》有何看法。在年底举行的嘈杂的年会上,首先要忍受那些麻烦的股东的抱怨,然后江彬要求发言。江彬反复强调:《林江商潮》是一个黑洞,如果不关闭,会给公司带来数千万的损失,并使公司落入别人手中。
庄瑞雄看着他,依旧镇定自若,说他理解他的看法,但《林江商潮》将会继续运营下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