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三人正是丁字儿坐着;家树、伯和同樊老太太另是坐在一处沙发上,所以没有听到,也没人看到。何丽娜站起来道:"伯母,我先回去了。"樊老太太道:"是的,刚回来,老太爷老太太也等着和你谈谈啦。"何丽娜握了秀姑一只手道:"大姐,去呀!"秀姑果然跟随她起来,向老太太道:"妈,我陪弟妹回家去一趟,明天一早来。"老太太听她叫了一声"妈",非常之高兴,笑着摇摇头道:"你是个老实人,别学你表嫂那一张嘴。"陶太太笑道:"就是亲一层么,这就维护着自己干姑娘,不疼侄媳了。"大家哈哈大笑,在这十分的欢愉中,关、何二人走了。
家树陪了老太太坐谈一会,自到书房里休息。心想:不料秀姑倒和我成了姐弟。她为人是越发的爽直了,前程未可限量。有这样一个义姐,这也可以满足了,难道男女有了爱情,就非作夫岂不可吗?只是丽娜和她鬼鬼祟祟的,谈到凤喜的事情,凤喜又怎么样了呢?难道她又出了什么问题吗?明天我倒要打听打听。唉!打听她干什么?反正没有好事,打听出来,也无所可为。因之他揣摸了半晌,又纳闷的睡着了。
他一路舟车辛苦,次日十点钟方才起床。漱洗完了,正捧一杯苦茗,在书桌边沉吟着。刘福却拿了一张名起进来,说是这人在门口等着。家树接过来一看,乃是"沈国英"三个字,名起旁边,用钢笔记着:
弟现已为一平民,决倾家纾难,业赴津准备出关之
物矣。报关,知君学成归国,喜极而回,前事勿介怀,AE-f2
一见。
家树沉吟了一回,便迎出来。沈国英抢上前,在院子里就和他握着手道:"幸会,幸会。"家树见他态度蔼然,便请他到客厅里来坐。沈国英道:"兄弟今天来,有两件事,一公一私。公事呢,我劝先生把在德国所学的化学,有补助军事的,完全贡献到军事方面去;私事呢,我要报告先生一段惊人的消息。"于是就把自己对凤喜的事,报告了一阵。因道:"我坐早车,刚由天津回来,还不曾回家,就来见先生,打算邀樊先生去看她一次。我从此可以付托有人了。"家树道:"兄弟虽是可怜凤喜,但是所受的刺激也过深,现在我已不能受此重托了。"说时,皱了眉,作个苦笑。沈国英道:"实在的,她很懊悔,觉得对不起先生。樊先生,无论对她如何,应该见她一面,作个最后的表示,免得她只管虚想。"家树昂头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我明白了。沈先生的这番意思,我知道了。先生现是一位毁家纾难的英雄,我应当帮你的忙。好,我们这就走。不瞒你说,……"说到这里,向屋子外看着,才继续着道:"这件事,除兄弟以外,请你不要再让第二个人知道。"沈国英道:"我明白的。"于是家树立刻和他走出门来,向刘将军家而来。
家树一路想着:秀姑是在何家了,早上决不会到这里来的。于是心里很坦然的走进那大门去。转过一道回廊,却听到前面有两个女子的说话声音。一个道:"我心里怦怦跳,不要在这里碰到了沈国英啦!"又一个道:"不要紧的,他上天津去了。而且他也计划就由此出关去,不回北平了。再说,他那个人也很好的。"又一个笑道:"要不是有你这女侠客保镖,我还不敢来呢。"这两个女子,一个是何丽娜,一个就是关秀姑。家树吓得身子向后一缩,不知如何是好。沈国英看他猛然一惊的样子,却不解他命意所在。心如此犹豫着,关、何二人却在回廊那边转折出来,院子里毫无遮掩,彼此看得清清楚楚。秀姑首先叫起来道:"啊哟!家树也来了。"何丽娜看到,立刻红了脸。而且家树身后,还有个沈国英,这更让她定了眼睛望了他,怔怔无言。四个人远远的看着,家树看了何丽娜,何丽娜看了沈国英,沈国英又看了樊家树,大家说不出话来。
当下秀姑回转身来迎着沈国英道:"沈先生,你不是上天津去了吗?"沈国英道:"是的,事情办妥,我又赶回来了。"说着,走上前,取下帽子,向何丽娜一鞠躬道:"何小姐,久违了,过去的事,请你不必介意。我是马上就要离开北平的人了。"何丽娜听他如此说,便笑道:"我听到我们这位关大姐说,沈先生了不得,毁家纾难,我非常佩服。因为我听说沈女士和我相象,我始终没有见过,今天一早,要关大姐带了我来看看,这也是我一番好破心,不料却在这里,遇到沈先生。"家树道:"我也因为沈先生一定叫我来,和她说几句最后的话。我为了沈先生的面子,不能不来。"何丽娜道:"既然如此,你可以先去见她,我们这一大群人,向屋子里一拥,她有认得的,有不认得的,回头又把她闹糊涂了。"沈国英道:"这话倒是,请樊先生同关女士先去见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