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呛够呛!大学生了,大编辑了,就不认得咱老丁了!”丁万打着哈哈,迅速摇着轮椅走近来。那场战争使他失去半条腿。
乔怡握了握他的手,笑道:“是你自己变样了——眼镜呢?”
他把脸仰向灯光:“好么?没瞅见?”
“隐型镜?”
“对极啦!跟美国总统里根那副一模一样!今年曲艺会演,刚从北京配回来的。现在本人是三点零视力,一边一点五,嘿嘿!”
乔怡可笑不出来。她发现他瘦多了,脸上出现了一些永久性的皱纹。
“哎,你怎么着?来视察视察?”
“去你的吧。我连个落脚之处还没有呢!”
丁万一听马上掉转车头:“你咋不早说?跟我走!”他起劲地摇着轮椅,害得乔怡只得小跑。
“你领我去哪儿?”
“招待所。他们准告诉你没床位,对吧?我有办法:席梦思带大立柜外加俩沙发的单人房间,对付着能住吧?”
“那么高级,我回去可报不了帐!”
丁万胸有成竹地笑着:“你只管住进去,操那么多心干吗。”
到了招待所楼前,丁万架着拐,那半条假腿发出吱嘎之声。乔怡一听这声响恨不得把耳朵捂上。这声音实在折磨神经。
“我在这里主办全军区的连队文艺骨干训练班。”他一边艰难地上楼一边对乔怡说,“哎,你甭扶我。我走路就这副丑样,其实不象看上去那么费劲儿。”
乔怡咬咬嘴唇,她的思绪回溯到十年之前……
新兵训练到了中期,也就是说两个月后,有一个新兵刚才报到。那天三十几个新兵列队走正步,负责新兵训练的徐教导员突然朝队伍里喊道:“丁万!”
“啊?”
大家发现这个陌生的嗓音发自队尾。
“记住,以后点名,要答‘到’”
“好嘞。”
“什么‘好嘞’?乱弹琴!要答‘是’!”
“是!”
“丁万出列。”
“什么叫出列?”
“季晓舟,做一遍给他看——明白了吗?”
“是。”他从队伍里跨出来,显得煞有介事。军裤大约是四号,而里面的绒裤至少是二号,嘟嘟囊囊露出一大截。
大家被这个兵的滑稽样儿逗乐了,乐他那满身的不合适:不合适的年龄,不合适的军裤,不合适的神态及姿势。这么大年龄的新兵,所有人都感到新鲜。后来听说他在参军前是某省曲艺团的台柱,为挖这根台柱,宣传队管招兵的黎队长与该省打了长达半年的官司,最后架不住本人坚决从戎,那个曲艺团才撤回“原告”。他很快跟所有人混得烂熟,并在洗衣台上笑嘻嘻纠正女兵们的错觉:别着看面老,其实也不过二十九岁。
那晚紧急集合,这个“台柱”出尽洋相。全体新兵列好队伍五分钟后,才见丁万跌跌撞撞跑出来,“对……对不起,我的背包带晾衣服了……”
徐教导员毫不容情地掐着秒表:“丁万迟到五分二十四秒。现在入列,回头再说。”
“这不赖我呀……”
“不许说话!”
“……是。”
“全体注意,现在给你们三十秒钟整理行装!”
又是丁万嚷起来,“不得了!我的腿穿在绒裤和罩裤中间……这咋弄?”
徐教导员不理会,发出口令:“全体,跑步——走!”
队伍在月光下跑上城郊公路。“报——告!”
没说的,还是丁万。
大家回头望去,只见丁万已被队伍拉下一大截,背包不在背上,而是抱在怀里,显然早就散架了。
“我……不行啦!报告……”
“肃静。”指挥员吼道。
“再跑,我就把背包扔啦!”
“丁万,肃静!”
队伍跑上田埂。徐教导员用手电在空中划了三个圈。这是预先规定的“空袭”信号。“散开——卧倒!”
丁万又出故障了。他左右端详着,似乎打不定主意朝哪边卧倒更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严歌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