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怀定老哥逃顶之术
俗话说:“行情在欢乐中结束。”经历过股市风风雨雨的人对这个道理似乎都懂。但奇怪的是,每当一轮行情下来,不但新股民,就是很多老股民也在高位被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对此作了专题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在众股民看来,“行情在欢乐中结束”这句话中听不中用,大众根本无法据此操作。
股市行情一来,欢乐声就出现了,稍微涨了一点,不少人就喜形于色,随着行情发展,欢乐声会越来越多。但又有谁知道欢乐声会在哪天显示出它的威力而将行情打下去呢?正如“年纪大了总要死的”这句话,世人皆知。但一个人究竟活到什么时候,那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活着的人总不能因为担心年纪大要死,而天天发愁不想生活吧!同样的道理,股市一上涨,欢乐声就不绝于耳,何时欢乐声才能让行情戛然而止,谁也看不透。投资者总不能因为担心“行情在欢乐中结束”,而不去买股票,不去做行情吧!如果真是这样,股市机会都被一一放弃了,到股市里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针对这个难题,杨百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破解:
A从基本面变化判断顶部
趋势具有惯性,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趋势很难改变。因此,一轮行情的顶部必须是基本面发生变化,基本面变化是产生顶部的基础和前提。
因基本面的变化而催生顶部的情况有两种:
第一种是基本面相对变化。
股市本身的基本面并没发生太大变化,但连续大幅上涨的指数会使股指脱离基本面的支撑,虚高的股指严重透支上市公司的未来。这种情况多是流动性造成的泡沫,一旦资金面出现问题,股指就会迅速崩溃。2007年大盘在6000点和5500点一带的运行状态就是如此。
第二种是基本面实质变化。这种变化具体情况有两种:
a.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的政策发生变化。例如加息,使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上升,经营情况出现恶化,业绩整体下降,这种情况的基本面变化对股价的压力非常巨大。
b.未影响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本身,只是对证券市场有影响的基本面变化。例如降印花税。杨百万说:“我每天看新闻,‘静等突发政策’,尤其关注货币政策的微
调。”所以,他多次的成功逃顶有其专业和经验的必然。
B从技术面变化判断顶部
杨百万有一个对付“顶部”的技术分析独门秘籍,即指数的周线、月线、60分钟线“三线共振”(三线同时发出金叉或死叉的信号),当三线最高点一致时,就是大顶;当三线最低点一致时就是大底。杨百万称,上证综指2007年的6124点和2008年的1624点就是典型的三线共振,就是凭这个几十年积累的技巧,他从来“没有受过股市的伤害”。
实话实说,抄底逃顶是一个高难度的活,有专业和经验的因素,但也不可否认中间有大量的运气成分。
炒股就像吃鱼,吃鱼要吃中段,鱼头、鱼尾味美但刺多,吃得不好容易被鱼刺卡住,痛苦不堪。趋势明朗再满仓杀入是最鲜美的,这是最安全的炒股原则。
1.2000股深发展带给人们的启示
2009年中,作者去深圳见一位前辈。谈到股票投资,他说这么多年不仅没有赚多少钱还亏掉了不少,每次赚一点就忍不住卖,套牢了就放在哪儿“长线投资”,总是小赚大赔,折腾死人,不如炒房实在。十几年来,那位前辈炒楼发了一笔不小的财,炒股却不那么如意。视股票投资为一项长期事业,他更无法接受。
饭后闲谈,前辈聊到90年代初中专毕业去海南创业的事,当年年纪轻轻的他,刚去不久就通过房地产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2万人民币,这在当时应该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谈到这里,前辈想起,他把这一笔钱的零头20000元借给一个生意上的朋友。到1992年底,那个朋友因生意失败,无力还债,无奈就用2000股深发展的股票来抵债。
当年,前辈不懂股票,不知深发展已进入下跌通道,也不知道恐慌,加上人从海南移居深圳,如果不是见到我,提起往事,他几乎忘了他在海南还有股票那事儿。过去,媒体经常报道某人持有股票多少年赚取利润多少倍,今天无意之中,身边竟出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提醒前辈,深发展的股票经历几轮牛熊,潮起潮落这么些年,现在市值翻了好几十倍,他的这笔股票如今至少值几十万。如果算上股改给的权证,应该至少价值上百万人民币。前辈感到非常惊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