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06年底公司对年份酒进行调价,预计税后利润可以增加5000万元,每股收益可以相应增加0.55元。
……
文章同时进行理念宣传,反复强调:产品永远涨价的公司的股票才是值得长期投资的好股票。
    考虑兑现
    该考虑退出了。方锐起初接手南海酒业这个项目,只是为了助人脱困。到了现在,金顶实业和南海酒业不光脱困了,而且盈利颇丰,总算圆满完成使命。
    过去一年多来,方锐做的一切都是铺垫,利润只有兑现才是真的,停留在账面上,永远只是南柯一梦。
    现今整个项目已经接近尾声,进入出货阶段,出货才是项目主导者最终的幻想。至于采用什么手法?这主要需观察市场形势,人气变动状况,根据人气强弱的各种不同的状态,来进一步确定出货的决心和手法。
    完成股价的拉抬后,南海酒业股价开始站稳一个新的高位,方锐可以就此从容出货。随着时间推移,投资大众就会慢慢认同这个股价。方锐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制造买盘,日后反正每天总会有一些投资者进行交易,他只需要来一个给一个,耐心派发,日积月累之下,渐渐把货出完。
    如果南海酒业股价在这个新的高位上没法站稳,方锐只要在拉高后向下打压一段区域,能在次高的位置上企稳就行。由于前期已经有过一个高点,次高位自然也就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价格也极容易稳住。然后再在长期横盘的过程中,慢慢把货出清。
    这个时候,应该银子未动,舆论先行,先把宣传工作做好。为了今天,方锐在半年前就物色了一个口袋人选:邱毅。
    邱毅是方锐的大学同学,哲学博士。此人瘦得出奇,身上完全看不到肉,每次一露出上半身,就使人不禁担心骨头会把那层薄薄的皮肤穿透。头发格外稀疏,只要有人稍认点真,很容易把具体的根数弄清楚。邱毅刚刚考上博士,就结了婚。博士期间,他和妻子一直两地分居。这种分居实在滑稽,两人寝室之间只隔一道小坡,那道坡宽度不超过十米。有句电影台词“此刻你来到我跟前,可是我仍然在想你。”很多人说,这是爱的最高境界。这两口子应该很容易体验到,只是方式有点另类。
    最令人同情的地方,是邱毅的外号,经常被人戏称“馍教教主”。邱毅和妻子的老家都在农村,而且都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两人婚后生活十分拮据。特别是邱毅,经常是两个馍对付一顿饭。邱毅这样省钱的目的竟是为了“性”,毕竟是夫妻,一个星期总要过几次象模象样的性生活,这也可以理解。只是学校门口的旅社最差的房间,一晚上开房也要30块钱。于是他自己跟自己规定,每个星期一定要节省出60块钱来。
    即使如此艰苦,他们夫妻二人仍然咬紧牙关,完成三年博士学业。可是拿到博士学位,并不意味苦尽甘来。他们两人一个学哲学的,一个学历史的,这种专业早已不受欢迎,况且学历太高,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都不愿接纳。后来两个人勉强进了一家半事业单位,编制却不是公务员。
    财经写手
    邱毅是个内向的人,除了读书没有别的长处,平时基本不跟同事交往,总是一下班就往家里跑,在单位很不受欢迎。邱毅是单位里最底层的员工,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把他呼来喝去。在同事的眼里,学哲学等于什么都没学,欺负一个博士,更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即便如此,为了生活,邱毅依然保持沉默,默默忍受。直到那次,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主任在办公室当众调戏一个因丈夫外遇而刚离婚的女人,周围同事早已司空见惯,都假装没看见。不管那女人怎么叫,周围人也只瞟两眼,然后低下了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邱毅人很耿直,实在看不下去,猛然出头把那个色胆包天的主任打了一顿。
    这事过后,妻子在家里面一个劲埋怨他,不仅没对那个遭人非礼的女同事表示丝毫同情,反倒跟他争风吃醋起来,这让邱毅十分苦闷。邱毅很清楚自己的处境,饭碗肯定端不稳了,其实他也压根不想要了。邱毅曾对那段屈辱岁月有过评价:“这是人过的日子吗?要是我哪天想不开,想要自杀,我一定扛着煤气罐进那单位,让那些没良心的狗东西跟我一起到阴间去勾心斗角!”于是邱毅决定再开辟一条生财之道以维持生计,后来经人介绍,进了股市。新手的手气总是好,邱毅一进去就抓住一个涨幅惊人的黑马股,账户资金翻了几个跟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