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172)

2025-10-10 评论

  “是啊,老子吃了三十年皇粮,头一遭儿碰到这等邪事。”

  “新皇上登极,本指望多少得几个赏银,这下倒好,赏银得不着,连俸银也变成了胡椒面儿。”“咱听说高胡子在的时候,本打算给咱们封赏银的,但他的官帽子让皇上一掳,新首辅即位,什么章程都改了。”

  “嗨,绣房里跳出癞蛤蟆,邪了。”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邪的还在后头哪!”

  正这么议论着,忽然人群中骚动起来,只见一个人大大咧咧地走了过来。此人生得面阔身肥,一双粗眉紧压在两只鼓眼之上,两耳招风,上唇翻翘。乍一看,活脱脱一只猩猩。他脚上蹬了一双黄绫抹口的黑色高靴,身上穿一件金丝质地绣着熊罴的五品武官命服——单就这身打扮,就知道此人大有来头,因为金丝的面料,按规矩,只能是一二品武官才准予使用。此人名叫章大郎,是锦衣卫北镇抚司主管粮秣的官员,袭职为副千户,这职位是一个从五品官衔。这样的官,若是搁在外省州府,或许还是个人物,但在京城,却是啥也不算。但这个章大郎不同,他的舅舅邱得用,是李太后极为信任的,原是慈宁宫掌作,如今又升格为乾清宫管事牌子。就因为邱得用有了这层宠,不要说一般太监,就是权势熏天的“内相”冯保,也免不了要拉拢他,宫内遇上,大老远就把笑脸摆出来迎着。章大郎正是靠着这位舅舅,两年前开后门弄了个锦衣卫百户,前不久,北镇抚司为了巴结邱得用,又把章大郎提升一级,调到司衙主管粮秣。今天来储济仓领取折俸,原是他份内的差事。此时他大摇大摆走过来,见众人一时都歇了嘴,便道:“方才听得你们闹嚷嚷的煞是热闹,

  

  为何咱老章一来,就都不说话了?”

  “章爷,咱们是在发牢骚呢!”一位身着七品武官命服的官员搭讪着回答。

  “发甚牢骚?”章大郎问。

  “就为这胡椒苏木折俸的事。”

  “日他娘,你们别提这事,提起来,咱老章气头比你们更大。”章大郎说着就一手牵开官袍的圆领,一手撒开折扇朝内扇汗,恨恨骂道,“老子这个粮秣官上任第一个月,就他娘的碰上这等事。司衙的上司同僚明里不说,暗中还不是骂我丧门星?你们说,这事与咱老章相什么干?可是,别人在咱面前做头做脸,咱还不是得受着?”

  “章爷,咱们都同你一样。”

  “是啊,放屁打嗝,两头都不好受。”

  “章爷,你有办法,帮咱们讨个公道……”

  刚刚冷下去的话题,顷刻间又更热烈地议论起来。这章大郎本是个倚势横行好听奉承的莽汉,见众人抬举他,也就一刀把鼻子剐了,不晓得哪面朝前,此时他收了折扇,吊着眼问:

  “你们说,这公道上哪儿讨去?”

  “胡椒苏木折俸,这是不把咱官员当人呢,咱们还得要月俸银。”一位官员撺掇着说。 “听说太仓里空了,一钱银子也无。”章大郎说着,叹了一口气。

  “你听他的,章爷,管太仓的没有银子,就像开窑子的说没有婊子,你信吗?”

  “这倒也是,”章大郎若有所悟,说道,“京城文武官员,撑破天一万人,大小一拉,平均每人十两银子,也才十万两银子。若大一个太仓,未必十万两银子也拿不出来?”

  “可不是这个理,我看哪,是有人成心挤兑咱们。”

  说这话的,是京营里的一个校官,刚说完,就有人捅了他一下,低声劝道:

  “老弟,可不能瞎谝。”

  “谁瞎谝了?有胆量的,让咱到太仓瞧瞧去,”校官不但不听劝,反而越说越激动,凑到章大郎跟前,问道,“章爷,你说是不是?”

  “是,是这个理,”章大郎眨着眼睛,用折扇一敲脑袋,问身边那位七品武官,“新任的户部尚书,叫什么来着?”

  “王国光。”

  “这人是干啥的出身?”

  “此前的差事是总督天下仓场。”

  “这么说,连这储济仓在内的京城十大仓,都归他管辖?”

  “是的,章爷。”

  “日他娘,这咱算对上号了,他管仓库的出身,什么仓里装着哪些东西,这姓王的一清二楚,兴许他觉得这些东西在仓库里放陈了,放烂了可惜,干脆折俸给咱们了事。”

  “嗨,章爷英明,把人家的贼心眼看了个透儿亮。”校官说着竟拍起巴掌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熊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