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18)

2025-10-10 评论


  胡自皋听出徐爵弦外有音,就索性抄直说:“徐老爷,不才还要请你指点,现在去哪里找寻这样的冷灶呢?”

  徐爵看到胡自皋已经着了道儿,也就不再遮掩,脱口便说:“我家主人就是。”

  “冯公公,他?”胡自皋一下子惊愣了,“他这么大的权势,还是个冷灶?”

  “南北两京的内侍太监,总共有两三万人,比起那些一般的管事牌子,他当然是大大的热灶,但……”说到这里,徐爵故意卖了个关子,眨了眨鱼泡眼,摇着脑袋说:“算了,算了,还是不说的好。人心隔肚皮啊。”

  “徐老爷与我初次见面,信不过我,倒也在情理之中,”胡自皋悠悠一笑,接着说,“不过,徐老爷吞进肚中的半截子话,就是不说,下官也猜得出来。”

  “是吗?”徐爵挪了挪身子。

  “您要说的是,冯公公的头上,毕竟还有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

  这回轮到徐爵吃惊了。他盯了胡自皋一眼,心里想:“可不能小瞧了这个六品官儿。”嘴里说道:“是啊,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论资历,论才情,哪一点比得上我家主人。”

  胡自皋一笑,神情矜持起来:“徐老爷方才问我,为何要请你,现在可以回答了。”

  “请讲。”

  “为的是烧冷灶。”

  话音刚落,两人同时大笑起来。笑毕,徐爵严肃地说:“胡大人,君子无戏言,你说话可当真?”

  “当真!”

  “好!”徐爵显得颇为高兴,一脸横肉松弛下来,蒜头鼻子也泛起了红光,“有您这句话,回到北京,我一定在我家主人面前替大人多多美言。”

  “那就多谢了,兄台,”胡自皋改了个称呼,问徐爵,“这样称呼,您不介意吧?”

  “早该这样,显得亲热得多了。”徐爵点头首肯。

  “兄台打算何日离开南京?”

  “事情若办得顺利,我明日就回。”

  “您走时,我预备一份厚礼,请兄台转给冯公公,兄台处我也另备薄仪。”

  “我这儿就免了,我家主人处,您倒是要好好儿孝敬一下。”

  “如何孝敬,还请兄台指教。”

  “既然不是外人,我就索性直说了。我这次来南京,是为了替我家主人觅一份宝物。”

  “什么宝物?”

  “你知道菩提达摩这个人么?”

  “知道”,胡自皋点点头,接着就卖弄起来:“他是从印度来到中国的大和尚,被称为中国禅宗初祖。”

  “听说他从印度来时,先到广州,后从广州来到南京拜见当时梁朝皇帝梁武帝,并赠了一挂佛珠给梁武帝。这挂佛珠是用一百零八颗得道高僧的舍利子缀成的,被梁武帝奉为国宝。梁朝到如今,已过了一千多年,但这挂佛珠却仍在南京。”

  “这可算得是国宝了。”

  “是呀,这挂佛珠如今落到一位师爷手里,我找到他商量转卖,他开头一口咬定不卖,说这宝物留在他家已经五代了,不能在他手上消失,落下个不肖子孙的名声。好说歹说,连南京守备太监孙朝用大公公也出面了,人家看我有些来头,这才松了口答应转卖,但出价五万两银子。按理说,这样一件国宝,五万两银子也不算贵,只是我家公公,平常为人清正,哪里凑得出这大一笔银两。我还是和那师爷扯葛藤,讨价还价,今天下午才算敲定,三万两银子,明儿上午去宝应门旁的藕香斋,一手交银,一手交货。”

  听徐爵说了前因后果,胡自皋感叹:“没想到冯公公敬佛如此虔诚。”

  “佛就是他的命根儿,每年他都要做大把大把的善事。”徐爵一说到“我家主人”,便是一脸的恭敬,“但这次,我家主人差我十万火急地赶来南京收购这件宝物,却不是为了自己收藏。”

  “哦?”

  “当今皇上病了,你知道么?”

  “知道,早有邸报过来,内阁也发来咨文,命各衙门每夜都留人守值。”胡自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接着说,“我正想问兄台,皇上的病怎么样了?”

  “皇上的病是朝廷最高机密,我辈哪会知道底细。但从我家主人这一段行迹看,万岁爷的病,恐怕不轻。我这回来寻那串佛珠,也同万岁爷的病有关。”

  “此话怎讲?”

  “皇上最宠的李贵妃,也就是当今太子爷的生母,是个极为信佛的人。平常就吃花斋,所住的慈宁宫里,还布置了一个大大的佛堂。每日里抄经念佛,宫女都称她为观音娘娘。这回皇上病了,她更是吃了长斋。前几天,冯公公去给李贵妃请安,无意中提到南京城中有这么一串佛珠。李贵妃顿时就盯问起来,接着叹一口气,说国中还有这样的佛宝,应该能保皇上万寿无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到家来,我家主人就差我火速来南京。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串佛珠弄到手,孝敬给贵妃娘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熊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