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299)这么一问,金学曾心下一格登,暗想:方才首辅追查杨用成拉了一车泰山石敢当来京城送礼,如今又查问卑职的三千两银子,怎么这些刚刚发生的细微末节之事他都知道?常听人说京城东厂特务横行,大小臣工所作所为尽在控制之中,看来此言不虚。亦可证明这位新任首辅事必躬亲作风凌厉。好在金学曾并未做什么亏心事,所以神情泰然,恭敬答道:
“回首辅大人,卑职的那三千两银票是假的?”
“假的?”
“是的,”金学曾说着,又从袖筒里摸出一张银票来递给张居正(299),说,“请首辅过目。”
张居正(299)拿起两张银票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未看出破绽来,他又递给王国光,王部堂看了也分不出真假。
金学曾瞅着两位大人,不无得意地说:“就这么看,一般外人很难看出破绽,这是加厚楮皮纸,须得剥开,中间藏有密押。兑银之时,朝奉就会发现。只要不兑银,拿到外面便可诳人。”
“这张假银票也是你制做的?”王国光问。
“非也,”金学曾神秘地摇摇头,答道,“如今京城里头,作伪高手大有人在,先是制假古董,什么夏鼎商彝,秦戈汉镜,弄出来几可乱真。然后寻那些附庸风雅的冤大头卖出去,赚大把的银子。发展到后来,这些人什么赝品都作,上至诰命券书印信关防,下至婚书契约凡有用之凭据,几乎无一不具。卑职的这张假银票,就是花一吊钱请他们制做的。”
金学曾所言,两位大臣闻所未闻,王国光叹道:“没想到世道如此之乱。”
金学曾昨日去秋魁府参赌,本是东厂“刮刀脸”侦查出他的真实身份后告知游七,游七再回家告诉张居正(299)的。张居正(299)出于好奇,趁来户部会揖,便想找来这个金学曾一问。如今此事既已挑明,张居正(299)便想刨根问底探个明白,于是又问:
“你弄了一张假银票,设若输了,毕愣子兑不出银子,你岂能活命?”
“卑职参赌之前,已连去秋魁府看了几场,把毕愣子的那只金翅大将军琢磨透了,料定卑职饲养的黑寡妇必胜无疑。”
“你如何深谙此道?”
“卑职是浙江人,自南宋贾似道好玩促织形成风气,整个浙江便代有高手。卑职识养促织实乃家传。”
“官员参赌理当治罪,这一点你难道不懂?”
“卑职知道。但卑职此举,实不得已而为之。”
“此话怎讲,难道还有人逼着你?”
“不是有人逼我,是卑职看到国库耗竭,想通过此举,为户部解决危艰略献芹心。”
”一万两银子又能解决什么大问题?”王国光叹道。
“目下财政形势,依卑职来看仍十分严峻。各省夏课尚未解银入京,而九边近六十万将士衣甲换季,江淮几处治理工程,广西四川等地剿匪都得花大把大把的银子。纵是夏课全部足额征收,也是入不敷出。所以,卑职冒昧推断,下月京职官员月俸,恐怕仍得以胡椒苏木折给。鉴于童立本事件的发生,虽有人寻衅闹事,但亦说明折俸施行尚有可完善之处。所以,卑职斗胆再给两位大人建议,下月折俸,可否令在京各衙门认真核查,对本署官员确有困难者,月俸仍给银钞。卑职弄来这一万两银子,或许于此可派上用场。”
金学曾一早上来到部衙求见王国光,原就为了提出以上建议。这虽是一件小事却也关乎全局,难为金学曾如此有心并依靠一己之力筹谋在先。两位大臣听了很受感动,张居正(299)问王国光:
“王大人,金学曾建议如何?”
王国光答:“此情之下,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张居正(299)坐得久了,这时想起身松松筋骨,他缓缓踱步到金学曾跟前,指着他官袍上的大豁口说:
“你现在赶快回家,把这身衣服换换。”
这天下午,李铁嘴测字馆门前,一前一后落下了两乘小轿。前一乘轿子里走下母子两人,后一乘轿里走下来的是一个福福气气的老头儿。此时,这条横街上人来人往,挑剃头担子的、扛磨刀凳儿的、耍猴戏的、卖新鲜桂花的,各色小商贩都在沿街叫卖。从轿上下来的孩子,看到这些感到很新鲜。他们的华丽衣着,也引起了街上人的注意,有些卖小吃食的便围过来:“豆糕儿嘞,香喷喷热烘烘落口爽的豆糕儿嘞,一个铜板卖两筒。”
“糖葫芦,糖葫芦,一个铜板一串,不甜不要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熊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