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382)

2025-10-10 评论


  “依你说,真正的逃税漏税在哪里?”

  “榷场税。”

  凡官府专控物品指定交易者,称为榷场,真正的大宗利润都产自榷场商贾,因此,这税关也称为榷关。金学曾一直对榷商逃税心存怀疑,但几个月查下来却不见一点蛛丝马迹,李顺一提,金学曾叹道:

  “在下知道榷场猫腻甚大,但账上却查不出来。”

  “如果账上查得出来,你的前任也不会被革职了。我送你第二句话,要查账外账。”

  “账外账,”金学曾眼睛一亮,问,“上哪儿查去?”

  “查榷商的来往账目,”李顺沉吟了一下,又道,“常言道,十商九奸,商贾之至奸者,莫过于勾结官府。你金大人名声在外,恐怕还没到荆州,这些榷商们就早有防范了。”

  “谢谢李大人指点,我金某就是钻天入地,也要设法查出一个账外账来:”

  “好,但愿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李顺也兴奋起来,“再说第三句话,不过,下官先得申明,这件事你可做可不做。”

  “做何事?”

  “牵住牛鼻子。”

  “牛鼻子,”金学曾咂摸了半天,又问,“谁是牛鼻子?’'

  李顺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四下里瞧瞧看清了无人偷听,这才压低声音问道:

  “金大人,你知道荆州城中最大的偷税户是谁?”

  “是谁?”

  “是当今首辅大人的令尊。”

  “你是说张老太爷?”

  “正是。”李顺的口气不容置疑,“隆庆二年,当时的江陵知县赵谦把长江边上一片无人认领的荒田作为礼物送给张文明,这片荒田有一千二百亩,张老太爷得了这块田,只收谷米不交赋税,也不摊丁,这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哇。”

  金学曾倒吸一口冷气,愣了半天,才喃喃自语道:“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怎么,为难吧?”

  “是。”金学曾点头承认。

  李顺摇摇头,说道:“你一进咱家,咱就劝你找门路回京城,为的就是这层。你想想,首辅家里的事,谁敢乱插手,太岁头上动土,那后果是什么?话又说回来,若真的把张老太爷这块骨头啃动了,其他的难题儿,还不是小菜一碟?”

  李顺的话句句在理,金学曾不住地点头,这时候大门外有人高喊:

  “这里可是李大人的家。”

  “正是。”李顺起身答道。

  只见一个人气喘吁吁跨进门来,焦急地问:“请问李大人,金大人在不在贵府上?”

  金学曾认出是税关承差,

  承差一见他,连忙禀道:人把张老太爷打得血流满面,连忙踅出客堂,问:“你有何事?”

  “金大人,出了大事了。咱税关的当街昏死了过去。”

  “什么?哪个张老太爷?”

  “就是首辅的令尊大人。”

  金学曾闻讯大惊,朝李顺匆匆拱一拱手,飞也似地随着承差跑去了。
 
 
 
 
 



张文明被税关差人乱棍打成重伤的消息,不消半日就传遍了荆州城。第一个赶到大学士府来看望的,是荆州知府赵谦。他惶惶如丧家之犬赶到张老太爷的床前,看到老太爷头上包扎着的白绫尚有血丝渗出,顿时就抹起眼泪来:“哎哟哟,老太爷,你痛得很吧?”

  张文明敷了金枪药,火辣辣的痛已是止住了,只是血流得多了点,脑子昏沉周身酸软无力。他靠在垫高了的枕头上,哼哼唧唧答道:“郎中看过,只伤着皮肉,静养几天就会好的。”

  “老太爷,你可不能这么说,堂堂首辅大人的高堂竞挨了承差的闷棍儿,国朝两百年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棍子打在您老头上,我的心里头也好像被人剜了一刀。”赵谦一副伤心的样子,接着又吊起嗓门,跺脚骂道,“金学曾真是吃了豹子胆,竟敢唆使差人对您下此毒手,这一回,我饶不了他!”

  张文明摇摇头说:“这事儿,跟他没关系。”

  赵谦鼻子一哼,不以为然地说:“老太爷呀,你再慈悲为怀,也不能学东郭先生哪。”

  “唔,唔?”

  “您难道还没看清,金学曾是一匹中山狼!”赵谦满脸怒气,一个劲儿地煽呼,“平常他架起膀子自称是圣是贤,其实,他满肚子杂碎,坏得很哪!依咱说,干脆利用这件事,把这姓金的赶出荆州!”

  “赶他走?”张文明一愣,觑着赵谦,嗔道,“为什么要赶他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熊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