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539)

2025-10-10 评论


  “奴才们都恭迎皇上,恭迎两宫皇太后。”冯保一脸谄笑解释说。

  “忒多礼.”不待朱翊钧表态,李太后抢先斥道,“今日个咱们是来逛集市.找乐子解闷儿的,都这样死板板的分出个尊卑,还有什么看头?冯公公,传话下去,叫大家各自尽责,照顾好各店的生意。”

  “是。”

  冯保答应一声,朝张宏一努嘴。张宏立刻布置下去,片刻之后,东长街又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地喧嚣起来。内侍们不单单是为皇上服务.他们自己也趁这机会买东卖西,既捡便宜又凑热闹。

  却说朱翊钧陪着两位圣母走进街中,打头儿的第一家,是一间茶室,门前竿子上挑了一面幡,上书“魁龙珠”三字。李太后站在幡下面.把那三个字端详良久,心里头喜欢这名儿充满吉气,正说要招呼儿子一起进去坐坐,却见一名穿着对襟短褂,头戴一袭逍遥巾.脚上穿着一双平口布鞋的小厮从店里跑出来,当街打了一揖,笑道:

  “太后娘娘,万岁爷,赏个脸,到咱店里喝杯茶吧。”

  “好呀。”

  李太后爽快地答应一声,打头走进了茶室,一行人便都跟着她走了进来。只见里头摆了两三张桌子,柜台里头木格架上,摆了各种各样的茶叶和茶具,地上垫了几块砖,砖上坐着一只泥炉,炭火正旺,煮着一铫子开水。

  “万岁爷……”

  店家刚一开口,朱翊钧就摆摆手打断他的话,说道:“今儿个不要叫万岁爷,外头茶楼里,管客人叫什么?”

  “叫客官。”

  “对,你就喊咱客官。”

  “奴才遵旨,”店家欠身打了一拱,立马递上一份茶牌,对朱翊钧说,“请客官点茶。”

  “母后,你想喝点什么?”朱翊钧问李太后。

  李太后转向陈太后,笑道:“今日咱们两个当娘的,该享享儿子的福了,看他这位客官点什么茶,咱们就吃什么茶,姐姐,你看如何?”

  “这敢情好,操心的事,让钧儿做去。”陈太后说着笑起来。

  两位皇太后在说逗趣儿的话,朱翊钧听了高兴,他扫了一眼手中的茶牌,一笔工整的小楷抄了几十道茶名儿,打头第一道茶,就是这店名“魁龙珠”,便道:

  “咱们要喝魁龙珠,你尽快斟上。”

  “好嘞,客官稍坐。”

  店家收了茶牌,与小厮两人一阵忙碌。片刻就把几件精美的细瓷茶具烫热了,小厮把沏好的一大壶茶端上来,每人面前倒了一盅。

  白瓷盅里碧绿的茶汤十分抢眼,耸鼻子一闻,温馨的茶气中还渗着一股淡淡的兰香。李太后端起茶盅小心品了一口,滑爽滑爽的,口感极好,不免赞道:

  “这茶倒真是好茶,比平日御茶房里的茶,味道还要清雅,店家,这茶叫什么名儿?你说叫魁龙珠?”

  “对,叫魁龙珠。”

  “魁、龙、珠,”李太后一字一顿念了一遍,又问,“为何叫这名儿?”

  “启禀娘娘,这魁龙珠的名儿可是大有来历,”店家眉飞色舞地介绍道,“这道茶实际由三种茶合泡而成。它们是浙江杭州狮峰产的龙井,应天府茅山产的珠兰,以及皖南黟县产的魁针。三种都是绿茶,但香气与味之厚薄都有差异。将它们掺在一起,香味就格外不同:魁针之魁、龙井之龙、珠兰之珠,合起来就是魁龙珠。老荼客都赞这魁龙珠是一水冲三省、香透九重天。万……啊,不,诸位客官,你们品过之后,感觉如何?”

  “好,好极了,”朱翊钧忘情地嚷道,“香透九重天,今儿个倒不是虚言:”朱翊钧说着瞧了一眼李太后,一说“九重天”,他便想到了自己,因此十分得意。他摩挲着茶盅,又问,“店家,你说老茶客都赞这魁龙珠,老茶客都是哪些人?”

  “小的说的老茶客,都是顺天府南京城内的富贵人家。”

  “怎么都在南京城内?”

  “因这魁龙珠产在南边,南京城中的富贵人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为何偏是富贵人家?”朱翊钧一问追一问咬着不放。

  “因魁龙珠价码儿高,一般小老百姓,哪里喝得起。小的说老茶客在南京,还有一桩原因。”

  “讲。”

  “好茶配好水,这是千古不移的定规,凡我中国之大,好泉好水却多半出自江南。什么茶配什么水,也是大有讲究,比如说,峨嵋山上的雪芽茶,须得乐山三江口的水沏泡方见醇正。太湖洞庭山上产的春笋,用无锡惠山泉来冲沏,味道又不一样。这魁龙珠茶,最服的泉水就是南京灵谷寺的琵琶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熊召政